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4篇

时间:2022-10-23 17:15:04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4篇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 关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对策建议思考 政商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关系,发展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4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4篇

篇一: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

构建“ 亲”“ 清” 新型政商关系 对策建议思考

 政商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就必须正确处理好“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从健全法律法规入手,从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发力,出台了一系列标本兼治的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6 年 3 月 4 日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别委员联组会时,用“亲”“清”二字,言简意赅概括了新型政商关系,为公职人员与企业家的交往提出了明确要求和行为遵循。近年来,各级纪检部门查处的公职人员违纪违法案件,都与不良政商关系密切相关,在一批政府官员落马的同时,也带出许多深陷其中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XX 上半年,中央第十一巡视组对XX 省开展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指出,XX 省政商关系不清问题突出,有的公职人员与房地产老板关系密切,涉嫌利益

 输送。省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政商关系不清问题作为一项重要整改任务,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了《关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实施意见》,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XX 市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暂行办法》,就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做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必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一、政商关系不“清”的危害 政商关系不“清”危害极大,庸俗的政商关系逾越了公与私的界线、法与纪的红线,导致公职人员被侵蚀、党风政风被污染,严重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一)严重践踏党纪国法。在混乱的政商关系面前,党纪国法形同虚设,一张条子、一个招呼,就可以决定一座矿山、一块地的归属,腐败分子借机中饱私囊,侵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二)严重破坏政治生态。建立在利益交换、权利寻租基础之上的商品交换那一套,不知不觉渗透进了党内生活,腐蚀了党员干部的灵魂。一段时期以来,官商勾结、权钱交易不但成为产生腐败的“催化剂”,而且极大地挫伤了广大干

 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催生了不良政治文化,恶化了政治生态土壤。

 (三)严重败坏社会风气。在庸俗的政商关系的影响下,一些地方和部门歪风盛行,“潜规则”比“明规矩”更管用,行贿者坐收暴利,合法经营者陷入“逆淘汰”的怪圈,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四)严重扰 乱市场秩序。政商关系的走样、变味,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和社会的公平正义。一方面,一些不法商人千方百计、挖空心思拉拢、腐蚀、套牢公职人员,利用公职人员手中的权利套取项目、资金,攫取不当利益。另一方面,一些本想正当经营的企业受大环境的影响,也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经营”与党政官员的关系,请吃请喝,送钱送礼,加重了企业经营成本和负担,严重影响了发展环境和企业自身利益。

 (五)严重影响经济发展。事实证明,没有一个地方、一个企业可以通过权钱交易、不正当交易来保持持续、的发展。一些靠不法手段做拿到资源、项目的企业,即使短时间内侥幸获得快速发展,长远看也必然“先天不足”导致持续发展乏力,有的还要面对法律的追究、制裁,不可避免地在市竞争中被淘汰,给企业和地方发展带来严重危害。

 二、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对策和建议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坚持不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好落实。

 (一)进一步深化改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这些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坚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要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着力加强产权保护,加快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探索对科研人员实施股权、期权和分红激励,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长期激励作用。要加快推进垄断行业定价制度建设,建立起以“准许成本+合理收益”为核心的垄断行业定价制度框架,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

 (二)健全法规制度。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最有效的方式。随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新型政商关系的稳固需要健全法律制度的保障。健全完善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用法律规范政府权力边界、

 规范企业经营行为、规范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为公职人员和企业家交往提供法律依据与法治保障。企业家是市场经济主体,追求的价值是获得利润、创造财富;领导干部、公职人员与企业家交往是经常的、必然的,也是必需的,这种交往,应该成为君子之交,要亲商、安商、富商,但不能搞成封建官僚和“红顶商人”之间的那种关系,也不能形成西方大财团和政界之间的那种关系,更不能搞成吃吃喝喝酒肉朋友的那种关系。

 (三)真诚服务企业发展。以诚心和企业家拉近距离,以诚意和他们交往,以热情加强团结,以热心为其服务;切实负起促进改革发展的重任,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上走在前列,理直气壮地亲商、安商、护商,对不担当、不作为、失职渎职的干部要严肃批评和处理,着力提振干部队伍为促进经济发展奋发有为、敢于担当的精气神;提高服务效率,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推广“一站式”服务、“一窗式”受理、“一条龙”办结等方法;健全首问负责、限时服务、预约服务等制度,充分体现“特色服务”“真情服务”,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情况,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开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改革,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加快实行“五证合一”、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应用等,方便企业准入;改进政务服务方式,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各涉企数据平台和

 信息整合,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各类服务事项办理提速、提质、提效;增强政务服务透明度,全面推行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实现对企业财政扶持专项资金申报、审批、拨付的流程公开、决策透明、结果公示,确保公平公正。

 (四)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取消和下放不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行政审批,提高行政效率,为企业发展减负护航。整治各种涉企乱收费,公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规范中介服务收费标准。加大惠企扶持力度,全面落实好税收优惠、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等惠企减负政策。积极搭建中小微企业融资平台,为高科技、高附加值、信誉好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在银行取得贷款提供征信,降低融资成本。落实促进经济发展政策,细化配套措施,保持政策稳定性,强化政策落实督查,保证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推动形成有利于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政策、法治、市场和社会环境。

 。

 (五)畅通政商沟通机制。落实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市、县领导和各涉企部门负责人“一对一”联系服务大型企业、重点企业和“三高”企业。畅通政府和企业沟通联系渠道,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在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加强政策宣传普及,采取多渠道、多方式、多平台、多手段宣传和

 解读政策法规知识,确保各项政策法规宣传解释到位。畅通企业诉求渠道,及时掌握企业的困难和需求。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引导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制定行业自律规范,促进企业守法诚信经营。

 (六)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教育党员干部增强廉政服务意识,对照 XX 省《关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实施意见》和《XX 市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暂行办法》,制定公职人员亲近企业的指导细则,打消干部服务企业的顾虑,使干部对企业能“亲”、敢“亲”、会“亲”,正确处理好亲情、友情、恩情等关系,划清公私界限,不踩“红线”、不越“雷区”,抵制人情干扰,拒绝金钱诱惑,不计个人得失,正确行使权力。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区分开来”(即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实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改革的无意过失与为谋取私利的故意行为区分开来),建立干部改革创新容错免责机制,出台奖励“为官有为”的办法措施,支持改革、宽容失误、鼓励担当,激励干部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主动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七)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各级党校要将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课程,开展对公职人员廉洁从政教育、公职人员廉洁从业教育、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廉洁从商教育,强化廉洁典型示范引导,旗帜鲜明告诉人们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建立企业守廉激励和失廉惩戒机制,完善商业贿赂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和不廉洁企业及其负责人“黑名单”制度,推进企业诚信评价体系建设。推进项目工程廉洁建设,开展项目工程和企业廉洁风险防控,规范实施项目工程领域廉洁宣誓、廉政承诺和廉政风险告知工作。

 (八)发挥党组织的作用。要严格落实党中央要求,抓好企业党建工作,把稳企业发展方向,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把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要发挥党员和企业党组织在政商交往中的监督和引导作用,加强党性教育与诚信守法教育,形成健康向上氛围。

篇二: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

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犹如人之两臂,鸟之两翼,浑然一体,不可或缺,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经济基础。习近平早在民营经济大省浙江工作时,就大力鼓励、支持、引导、保护民营经济发展,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新飞跃。同时,也高度重视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提出“在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中搞活国有经济”,进而推动浙江形成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共同发展、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明确把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纳入“八八战略”的顶层设计

 “八八战略”首先提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战略中,习近平明确提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推动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推动个私经济不断上规模、上水平”的“两坚持、两推动”要求。

 在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指出“在民营先发、市场先发的同时,浙江国有经济的资产结构和资产质量不断优化,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一大批国有企业或企业集团成为行业排头兵和领头羊。很多不知情的人以为浙江只是个私经济发展快,其实浙江的公有制经济也发展得很好……正因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

 展,才形成了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这实际上是说,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不仅在民营经济,而在于民营经济、国有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

 “八八战略”是习近平主政浙江期间思想理论的集大成,是推动浙江新发展的工作主线和行动纲领。习近平把“推动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作为“八八战略”第一条的重要内容,摆到重要战略位置,充分表明他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坚定信心。

 明确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和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指导思想

 浙江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出发点、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方向、前途和命运。对此,习近平有着清醒认识和坚定信念。他多次强调,浙江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总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做强做优做大省属国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2003 年 3 月 15 日,习近平在《经济日报》发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再创浙江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新优势》的文章中指出,“我们将切实按照‘两个毫不动摇’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浙江国有经济再创新优势,推进浙江个私经济再上新台阶,努力营造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着力提高国有经济和个私经济的整体素质,努力把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统一于现代化经济的进程中,使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里,习近平明确提出了按照“两个毫不动摇”,实施“两个推进”的要求,即推进浙江国有经济再创新优势,推进浙江个私经济再上新台

 阶,并把“两个毫不动摇”和“两个推进”,作为“再创浙江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新优势”的重要部署。

 2004 年 6 月 23 日,习近平主持召开浙江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提出要按照“两个毫不动摇”的要求,从整体上搞好搞活省属国有企业,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控制力。2007 年 1 月 26 日,习近平再次主持召开浙江省属国有企业负责人座谈会,进一步强调,要按照“两个毫不动摇”方针,认真落实中央有关精神,加大改革力度,全面完成新一轮省属国有企业改革“三年目标”,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省属国有企业,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为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明确“在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中搞活国有经济”的思路

 对如何搞活国有经济,是一枝独秀,还是百花齐放;是计划保护,还是市场竞争,习近平洞见深远、思路清晰。他多次强调,要在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中搞活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2006 年 1 月 16 日,习近平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中国经济大讲堂”演讲中说,“民营经济的发展为浙江国有企业改革乃至整个宏观领域的改革提供了动力源泉。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没有陷国有经济于绝境,反而为国有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创造了优越的外部条件,实现了不同所有制经济的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共同发展。这就是说蛋糕做大了,蓄水池做大了,国有企业相应地也就壮大了。这个民营企业多的地方、先发的地方,民营经济的一些市场属性对国有企业在客观上有着很大的影响,起着促进观念更新的作用,制度参照的作用,市场开拓的作用,参与改制、分流人员的作用。”

 明确推进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三宜”原则

 国有企业如何深化改革,如何做强做优做大,如何增强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是一道难解和必解之题,亟需一把破解的钥匙。2004 年 6 月,浙江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宜强则强、宜留则留、宜退则退”的“三宜”原则,明确以产权多元化作为国企改革主要内容。这“三宜”原则,从企业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是解决企业改革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的一把钥匙,是浙江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和重要原则。

 2007 年 1 月 26 日,在省属国有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围绕完成三年目标,切实抓好省属国有企业改革的组织实施,继续按照‘宜强则强、宜留则留、宜退则退’的原则,进一步推进省属国有企业的产权多元化改革,做大做强做优省属国有企业。”习近平提出的“三宜”原则,是针对浙江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是对省属企业改革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的高度概括,是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各种困难和问题的有力武器,具有高度的思想性、灵活性、策略性和长期的指导意义。

 明确推进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

 目标是活动的预期目的,为活动指明方向,具有维系组织各个方面关系、构成系统组织方向核心的作用。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目标的设定,是引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环节,指明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习近平高度重视浙江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目标设定,2004年 6 月 23 日,他在浙江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上提出,

 “今后一个时期,省属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完成以投资主体多元化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继续调整和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推动国有资产向重点领域和优势企业集中;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企业体制机制创新,在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基本建立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

 对这一目标设想,习近平早在 2003 年 3 月 15 日《经济日报》发表的《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再创浙江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新优势》的文章中就有所考虑。他在文章中指出,“对于国有经济,下一步,一是要全面完成以产权制度改革和转换职工劳动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国有、城镇集体企业改革,完善企业内部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强企业管理,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建立健全省市两级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三是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做优做强’国有经济。把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促进企业整合、增强企业活力结合起来,对现有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指导,发展壮大一批、优化重组一批、关闭退出一批。在重点领域和优势行业,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四是大胆探索国有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加大外资、民资进入,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同时,加强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区别类型,深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这四个方面的目标要求与上述三年目标要求,思路相同,精神契合,具有连贯性和一致性,说明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明确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五个坚持”的工作任务

 目标是工作的指南,任务是实现目标的抓手。习近平不仅提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还明确提出了工作任务。2004 年 6 月 23 日,他在浙江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上,详细阐述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在工作指导上必须做好的“五个坚持”的具体任务。

 坚持突出发展,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加快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围绕发展这个主题,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国有资产的布局和结构,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提高省属国有企业的整体素质,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更好地体现和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坚持积极稳妥,不断探索省属国有企业改革的新路子。牢牢抓住改革的关键环节,突破体制上的瓶颈,着力在推进产权主体多元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构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必须精心制定改革方案,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切实做到成熟一家、改制一家、成功一家,使我们的改革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坚持分类指导,采取多种有效形式推动改制。在推进改革时,必须坚持因企制宜、分类指导,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采取不同的改制方式,不搞一刀切,不搞单一模式,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和实践。有的可以继续保持国有独资或绝对控股,加快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有的可以通过招标招募等办法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有的可以进一步突出主业,优化配置资源,整合相关产业和资产,提高核心竞争力;有的可以产权转让、兼并拍卖或让经营层控股,

 整体转制。无论采用什么形式,都要有利于经营机制转变,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浙江的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好广大职工的权益。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好广大职工权益,是推进省属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原则,也是执政为民的充分体现。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尊重职工的民主权利,做到改革方案经过职代会审议,职工安置方案经过职代会通过,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广大职工。要切实把职工的合法利益放在第一位,充分考虑职工的承受能力,解决好改制企业职工和离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和社会保障问题,解决好职工身份的转换问题,解决好职工的就业问题,决不能轻易地把职工向社会一推了事。

 坚持规范操作,严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推进改革,可以制定和实施一些必要的配套政策,但必须守住一条“底线”,就是一定要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抓住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全过程规范。从企业改革方案到组织实施;从国有资产的核定、评估,到国有资产的转让,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必须严格按程序办,规范运作。二是全方位公开。要坚持公开透明、阳光操作,引进市场经济的办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决不能出现低估贱卖、暗箱操作、自卖自买的现象。要充分发挥产权交易机构和国内外中介机构的作用,积极探索市场发现价格、决定价格的机制。三是全社会监督。不但要发挥好国资委的监督管理作用,还要充分发挥人大、政协、新闻界等方方面面的作用,形成全社会对省属国有企业改革的有效监督机制。

 这“五个坚持”,从突出发展主题,到积极稳妥原则,到分类指导方法,再到以人为本目的,最后到规范操作程序,内容全面,逻辑严密,浑然一体,为浙江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明确了任务和政策举措。

 总体上说,习近平主政浙江时期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八八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实践来源,是浙江省委省政府一任接一任、一届接一届地抓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感谢下载我们的文档,请进入我们的主页,下载更多相关公文材料,或通过“联系作者”获取海量公文材料库,一站解决写作难题。也可以添加 zq44597253 获取一站协作服务。为表示衷心感谢,现赠送一篇材料:

 以立德立言立行树立新时代党员形象

 近段时间以来,通过参加党史学习教育,从党的成长发展历史,从执 政兴国的具体步骤、从战略发展的宏观角度,系统学习了我们党成立 100 年以来所走过的非凡历程、取得的瞩目成就、探索的宝贵经验,也使我更 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了习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重要讲话的精神 实质和理论内涵。下面,我围绕“学史崇德”专题,从立德立言立行树立 新时代党员形象这个角度,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学史崇德,就要把立德作为党员干部的修身基础

 习总书记对立德问题十分重视,曾经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 立”。党员干部立什么样的德、怎样立德,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品行修养, 也关系到党的整体形象。我们要坚持学史崇德,着力培塑对党忠诚的大德、为民造福的公德、严于律己的私德,着力提升自身的思想精神和道德情操。一是始终坚定对党的信仰。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难险 阻,但没有任何困难能压垮我、没有任何敌人能打败我们,靠的就是千千 万万党员对党的信仰的无限忠诚,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 舍生取义,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忠诚信仰的大德。我们要在党史知史中, 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切实铸 牢精神支柱,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险考验面前勇于担当、在各 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二是始终忠于党的事业。党的建设事业经过了 100 年沧桑巨变,由一代代忠诚的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缔造而成。进入新 时代以来,面...

篇三: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

的建设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蓬勃进程中,要进一步做好国企党建工作,发挥好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大部署在国有企业贯彻执行。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推动企业治理高质高效。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有机统一,放弃或忽视其中任何一点,都不可能实现党的领导,这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就是要保证、监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在国企中的实施、落实情况,推动企业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与适应的企业发展战略,提高企业保值和增值的实力与能力,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要求,保证企业改革发展方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立企业发展目标,从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增强党的执政地位。

 习近平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坚持国有企业党的领导,不能含含糊糊,要坚决澄清国有企业只讲经济属性、忽视政治和社会属性的模糊认识,坚决摒弃认为国有企业只要赚钱就行、少讲党的领导的错误观点,坚决纠正忽视党的建设优势、丢掉国有企业重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光荣传统的错误做法,坚决反对借口同国际接轨、把党的领导和党建工作同生产经营对立起来、弱化甚至否定党的领导和党建工作的错误做法。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

 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定成为我们党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胜利的重要力量。加强党建体系建设,推动组织管理科学有序。要明确认识到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和发挥监督保证作用,是《党章》赋予的一项重要职责。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发挥监督保证作用,正是党通过企业内的基层组织来具体实施党对企业的领导,以确保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

 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归结到一点,就是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要明确党组织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确保国有企业党委(党组)领导作用发挥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国有企业内部要处理好党组织和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明确权责边界,形成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国有企业党组织要研究讨论企业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支持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依法行使职权,加强对企业选人用人的领导和把关,抓好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履行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领导、支持内设纪检组织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建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不放松,

 确保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体现在哪里,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提高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质量,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共中央于 2019 年发布《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国有企业要全面贯彻落实这一条例,明确党支部工作职责,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工作,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要根据职工人数和实际需要,配备一定比例专兼职党务工作人员。特别是要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把党支部书记岗位作为培养选拔企业领导人员的重要台阶。注重选拔政治素质好、熟悉经营管理、作风正派、在职工群众中有威信的党员骨干做企业党建工作。要明确,党务工作不是副业,党务职务不是虚职,国企党支部要严格落实同职级、同待遇政策,推动党务工作人员与其他经营管理人员双向交流。

 强化党建在企业人才建设方面发挥指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我们以总书记人才工作重要思想为根本遵循,把人才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完善党管人才格局,健全人才培养选拔使用机制,开展首席专家、首席技师选拔,畅通人才成长渠道。重视基层、鼓励创新,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努力形成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为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提供人才支撑。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实行党管干部原则,

 党管干部原则是我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在法人治理结构下,企业党组织应积极探索党管干部原则在企业的实现方式,逐步实现由“党管干部”向“党管人转变”。企业党组织不仅要”管“企业党员领导干部,还应包括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努力把他们培养成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中坚力量,成为企业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努力推进国有企业“三项制度”(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促进企业人才健康成长并能为企业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篇四: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把握大势,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就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特别是2016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国有企业还要不要、国有企业要不要加强党的建设、怎样加强党的建设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精辟阐述了为什么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怎样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这个重大时代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系统宣示了新时代我们党领导和发展国有企业的大政方针、根本原则和重大举措,是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科学指南,我们必须深入学习、深刻理解,全面贯彻、长期坚持。前 言

 01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 02 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03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04 坚持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目录

 05坚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06 坚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07坚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08 坚持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

 目录

 09坚持加强国有资产监管 10 坚持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 目录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没有党的坚强领导,没有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长期努力,没有国有企业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不懈奋斗,就没有国有企业的今天。

 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有机统一,放弃或忽视其中任何一点,都不可能实现党的领导。

 坚持国有企业党的领导,不能含含糊糊的,要坚决澄清讲国有企业只讲经济属性、忽视政治和社会属性的模糊认识,坚决摒弃认为国有企业只要赚钱就行、少讲党的领导的错误观点,坚决纠正忽视党的建设优势、丢掉国有企业重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光荣传统的错误做法,坚决反对借口同国际接轨、把党的领导和党建工作同生产经营对立起来、弱化甚至否定党的领导和党建工作的错误做法。

 新征程上,国有企业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定成为我们党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胜利的重要力量。

 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必须做强做优做大。”

 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重要载体、公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制度属性的重要保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对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义重大。

 进入新时代,国有企业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在航天、深海、能源、交通、国防军工等领域取得一批世界级科研成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服务北京冬奥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新征程上,国有企业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更好发挥国民经济“顶梁柱”、“压舱石”作用。

 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

 坚持“两个一以贯之”,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深刻总结了我们党领导国有企业长期实践的宝贵经验。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

 要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确保国有企业党委(党组)领导作用发挥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借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否定或取消党的领导无疑是错误的,但把党组织直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决策和指挥中心也不符合企业党组织功能定位。要处理好党组织和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董事会、经理层要自觉维护党委(党组)发挥领导作用,企业党委(党组)也要尊重其他治理主体。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坚持和完善职工董事制度、职工监事制度,鼓励职工代表有序参与公司治理。

 新征程上,国有企业必须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充分发挥党委(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更好发挥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的作用和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的作用,健全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切实把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坚持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要求,推进结构调整、创新发展、布局优化,使国有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带动作用。”

 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对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目标、更好适应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当前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存在的问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把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促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通过资本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国有经济向特定功能领域、重要行业优化布局。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以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为重点,引导企业积极稳妥开展国际化经营。

 新征程上,国有企业必须始终聚焦主业、做强实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切实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在夯实大国经济根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担当更大责任、发挥更大作用。

 坚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加强知识、人才积累,不断突破难题、攀登高峰,国有企业要做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排头兵、做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做实施国家重大战略的排头兵。”

 只有创新才能自强、才能争先,科技创新是新时代国有企业的重大任务,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聚集了国家重要的科技创新资源,必须在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发挥国家队作用,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企业的“命门”所在。要围绕事关国家安全、产业核心竞争力、民生改善的重大战略任务,超前布局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强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前沿技术攻关,研发和掌握更多的国之重器。中央企业等国有企业要勇挑重担、敢打头阵,勇当原创技术的“策源地”。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提升国有企业原创技术需求牵引、源头供给、资源配置、转化应用能力。

 新征程上,国有企业必须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积极集聚各类创新要素,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当好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

 坚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谁说国企搞不好?要搞好就一定要改革,抱残守缺不行,改革能成功,就能变成现代企业。”

 深化改革是搞好国有企业的关键一招,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破除一切不利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更好促进国有企业在与市场经济深度融合中不断增强活力、提高效率。要加快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深化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制度改革,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面推进用工市场化,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并举、效率和公平并重,既符合市场一般规律又体现国有企业特点的分配机制。

 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既支持民营企业等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又鼓励国有资本投资入股民营企业,更好促进各类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新征程上,国有企业必须坚持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打造法治国企,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坚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实现更大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现代经济发展表明,企业强则国家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是新时代国有企业的战略目标。

 要坚持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与国家创新体系相衔接、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相协同,更加突出全球竞争力标准,加快形成一批引领全球行业技术发展、具有重要话语权和影响力、在国际资源配置中占优势地位、以内涵型发展引领质量效益提升的领军企业。坚持壮大实体经济,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服务。支持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面向全球的资源配置和整合能力。

 新征程上,国有企业必须以创新发展引领世界一流,以产业集成支撑世界一流,以开放合作锻造世界一流,以卓越管理夯实世界一流,为提高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筑牢坚实基础。

 坚持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

 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是新时代国有企业的重大使命,是国有经济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功能定位的集中体现。当前,统筹“两个大局”、应对全球竞争,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不被打断,必须加快打造一批能够与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同台竞技的企业,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为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筑牢战略基石。

 国有经济发挥战略支撑作用,要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要,着力增强支撑托底能力。进一步强化国防军工领域国有经济布局,发挥国有企业在能源资源和粮食安全上的托底作用,增强国有资本对骨干网络的控制力,发展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承担起基础性、保障性功能。新征程上,国有企业必须牢记“国之大者”,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和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科技、国防、安全等领域,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持续发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

 坚持加强国有资产监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监管,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国有资产是全体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是保障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保障人民利益的重要物质基础,一定要管好用好。

 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要完善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形成与我们党集中统一领导优势相适应、组织动员优势相衔接、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相配套的中国特色国资监管新模式。要坚持“三统一、三结合”,把全面履行国有企业出资人职责、国有资产监管职责、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职责三者统一起来,推动管资本与管党建相结合、履行出资人职责与履行国资监管职责相结合、党内监督与出资人监督相结合,充分发挥专业化监管、体系化监管、法治化监管“三化”监管优势,切实提升国资监管效能,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新征程上,国资监管系统必须坚定制度自信,全面履行职责,深入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切实增强国资监管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有力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和国有资本权益。

 坚持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深化改革中,要坚持和落实党的建设和国有企业改革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工作人员同步配备、党建工作同步开展,实现体制对接、机制对接、制度对接和工作对接,确保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得到体现和加强,坚决防止以深化改革为名,在一片加强声中弱化党的领导、削弱党的建设。”

 加强党的建设是提升国有企业党组织领导力、增强国有企业内部凝聚力、激发国有企业活力和创造力、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重要法宝。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要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建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不放松,从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严起,不断增强基层...

推荐访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 党的建设 论述 国有企业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