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守望相助铸牢中国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会总结8篇

时间:2022-11-25 17:10:05 来源:网友投稿

大学守望相助铸牢中国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会总结8篇大学守望相助铸牢中国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会总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5篇》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让社会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守望相助铸牢中国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会总结8篇,供大家参考。

大学守望相助铸牢中国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会总结8篇

篇一:大学守望相助铸牢中国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会总结

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5 篇》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安定,请付诸行动吧。维护民族团结,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下面是收集推荐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一

 五月的天山南北,微风拂面,大地充满了无限生机与活力。泽普县迎来了第27 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民族团结教育月年年有,可是今年的民族团结教育月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今天我们隆重欢聚一堂,以演讲的方式歌颂民族团结,礼赞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王燕娜的感人事迹。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大爱不分民族感天动地。

 家住新疆乌鲁木齐高新区桂林路社区的王燕娜,为了挽救我县维吾尔族学生毛南江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无偿将自己的肾捐献。并表示要自强不息,继续为加强民族团结,共建和谐社会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是什么原因让出生在小康之家的汉族少女王艳娜不顾亲人的反对,不顾未婚夫分手的威胁,毅然无偿****挽救维吾尔族高三学生毛兰江生命呢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原因在于她心灵无私天地宽,心中有大爱。

 王燕娜及全家善良、淳朴的事迹感动了全疆各族人民,从他们全家的身上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超越血缘、亲情、民族的大爱;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无私博大的胸怀和闪耀人性光芒的大爱;还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王燕娜能在自己人生刚刚起步、正值豆蔻年华青春最美好的时刻做出这样重大超乎常人的处事抉择,确实值得我们全疆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学习。你不仅是民族团结的模范,还是新时期新形势下道德建设的楷模。”

 我认为王燕娜做出了平常人难以做到的不平凡的事,为新时代青年树立了民族团结和道德建设的榜样。

 今年 5 月,是自治区第 26 个、我县第 27 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我希望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和团员青年,努力向王燕娜学习,学习她无私奉献,情注社会的优秀品格,学习她用血肉深情维护新疆民族团结大好局面的高尚道德情操。人人心中有一种超越血缘、亲情、民族的大爱,有无私博大的胸怀和闪耀人性光芒的大爱,弘扬中华民族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为泽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权限的发展、进步、繁荣、稳定营造良好的环境气氛,做出新的贡献。

 一曲优美动听的《我们新疆好地方》,唱出了两千二百万天山儿女的心声。TOP1范文排行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新疆大地安定祥和,到处奏响民族团结的凯歌。

 民族团结月,凝铸同志兄弟情。新疆生活着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等 47 个民族,数百年来,在抵御外敌入侵、反对分裂祖国的斗争中,各族人民结下了兄弟般的深厚情谊。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和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贯彻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以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建立“平等、团结、互助、进步”的新型民族关系。

 民族团结,社会政治稳定,党和政府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人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相反,民族纷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党和政府要花大量的精力来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将受到极大的影响,各族群众惶惶不可终日,安居乐业根本谈不上,各项事业功亏一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遥遥无期。这样还会再次沦为他人任意宰割的羔羊。民族纷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我们的明天就是科索沃、巴勒斯坦、伊拉克。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中国民族团结,社会政治稳定,西方敌对势力最不愿意看到。民族纷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国力衰弱,人民受苦受难,正中他们的下怀。所以为们要从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中华民族负责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民族团结。

 为此我们要向王燕娜那样心灵无私天地宽,心中有大爱。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自我做起,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象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象珍惜自己生命一样珍惜民族团结。坚决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坚决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在“一反三维”、打击“势力”的斗争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二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只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歌里唱的真好。中国人民经历了多少苦难,还是那么团结。

 1931 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中华大地,中国人民团结奋战最终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老话说的好“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难折断。”这句话说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团结就是力量。

 28 年 5 月 12 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 8 级大地震。在阵阵的轰鸣声中一栋栋房屋高楼在转眼之间都崩塌。许多的人都在顷刻之间失去了家园和亲人。是团结让汶川站了起来,各大厂家纷纷捐出水和食物,许多明星和慈善家都捐出资金。为汶川人民建设医院、学校和家园就这样又让汶川人民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云南发生百年不遇的严重旱灾。地里的庄稼完全绝收,甚至于很多地方就连人们正常饮水都出现了问题。当地的人们不论老少为了解决饮水问题,不惜艰难跋山涉水到有水源的地方背水、思想汇报范文挑水、驮水回家。这一情况后来被

 记者叔叔阿姨报道出来后,全国人民纷纷向灾区群众捐款捐水,以解决灾区人民生存问题。这真是印证了一句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就这样靠大家和灾区人民的自救方式,旱灾最终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得到了解决,灾区人民又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这么多的见证都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个团结的大家庭,谁有了困难大家都会向他伸出援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三

 中国,是一个拥有 5 年历史的文明大国,是一个拥有 56 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而团结,正是中国必不可少的。

 五千年来,也有许多著名的民族团结的事。比如,昭君出塞、孔繁森的故事等。

 孔繁森出生于 1944 年 7 月,是山东聊城人。1979 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地委宣传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并写下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1993 年春天,孔繁森赴任阿里地委书记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地区 16 个乡村他跑了 98 个,行程达 8 万多公里,茫茫雪域高原上到处都留下了他深深地足迹。1994 年 11 月 29 日孔繁森在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 5 岁。就这样,一个优秀的干部永远离开了我们。

 在我们学校,也有些回族同学。如果我有几个少数民族朋友的.话,范文写作我会教他们说汉语,还会尊重他们的习惯。比如,回族人信伊斯兰教,不吃猪肉;蒙古族人厌恶黑色,认为黑色是不祥的颜色……

 对于一个小团体,团结可以成功,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团结是和平的象征,团结就是力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四

 如同个体成员会不断追问自我生命的存在价值与意义一般,一个国家和民族也需要时时省思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目标定位与理想追求。显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上述双重省思的产物,呈现出小我和大我的深刻关联。

 一方面,一个人就像一滴水一样,可以映射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缩影。也就是说,小我之个体的观念意识与行动取向,会深刻地影响大我之整体的形象、面貌与走向。另一方面,这滴水又会跟随大江大河汇入大海,流向远方。换言之,大我之整体的生存状况与未来愿景的构思,又会直接关乎小我之个体的生命质量与期待。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和意义,工作总结范文就可以从整体和个体的双重视角加以审视。

 与此同时,“铸牢”本身也具有双重性既可以当动词用,意味着成员彼此间互动交往趋于紧密的过程;又可以当名词用,表示成员彼此间形成一种和合凝聚的状态。所以,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和意义的把握,还需要关照过程与状态的内在关联。

 第一,铸牢意识是成员间关系交往互动的过程性存在。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诸种联系才会生发、意义才会生成、价值才会呈现。也就是说,当你真正地走出自我圈定的藩篱和边界,去接近自然、去触摸世界、去倾听他者的心灵召唤、去为他人作一份贡献时,你的感知体验、行动意向、存在价值才会慢慢变得饱满。在努力去构织关系网络的过程中,一个人才能慢慢形成一种相对稳定可靠的归属状态。

 第二,意识铸牢表现为成员间关系凝聚与巩固的可靠状态。这种状态能够克服成员彼此之间的距离感,消解不确定性、不可靠性和不安全性,增强亲切友善团结等体验,并形成明朗乐观美好的愿景与期待。就像那句流行的话语,手机版“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会感受到,你的身后有你的同胞和朋友,有兴盛起来的国家和民族。当然,意识铸牢并不在于消解个体的独立自主,也不是放任群体性的盲从,而是需要你心存理性判断、知识经验和价值信仰,并具备独立自主的能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五

 从学前班到现在,有一对亲密无间,形影不离的好伙伴——闫晓丹和姑丽皮亚。她们虽然民族不同,但是她们两个比亲姐妹还要亲。她们两个现在居住到了同一个小区,更加促进了她们的友谊。

 闫晓丹是一个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阳光汉族女孩,她浑身洋溢着热情和活力,很爱微笑,一笑就露出两个小酒窝,很可爱。她还是个富有有爱心的孩子,爱她身边的每一个人和美丽的大自然,更深深的爱着伟大的祖国,时刻铭记自己是一位少先队员,她相信停带的思想是死水,单调的生活是萎靡,偏激的青春是放纵,无梦的人生堕落。所以,在平凡的日子里,她总是努力的学习,勤奋的工作,积极的思考,她要以她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来诠释她的大学梦。

 姑丽皮亚是一个自信和执着的维吾尔族小姑娘。一个聪明可爱,思维敏捷,工作积极,热爱集体,关心同学,学习钻研,学习成绩优秀诚实上进,爱好广泛的优秀学生。她为了心中的梦想,坚忍不拔,奋力拼搏,从不退缩。哭过、笑过、迷茫过,可她不曾屈服过。她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她热爱身边的一切。她是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少先队员。

 她们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上都互帮互助,互相关心。在课间十分钟,她们总是在一起探讨学习的乐趣,在双休日她们一起动手制作一些工艺品,并一起去书店阅览对学习有益的书籍,由于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使她们在学习上总比别人略胜一筹。姑丽皮亚有不懂的问题时,闫晓丹总会给他耐心的解释,知道她理解、学会为止,使姑丽皮亚的学习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姑丽皮亚常常在闫晓丹参

 加文艺比赛时给予她最大的帮助,在她每次的比赛上姑丽皮亚会主动编排舞蹈,陪她一起排练,使闫晓丹在每次比赛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在生活中,她们总以姐妹相称。当她们只身来到店里时,店里的叔叔阿姨总会问“你的姐姐/妹妹呢”但她们总会平淡的回答“她没有陪我一起来]。”由于每次都这样回答,至使那些店里的叔叔阿姨都以为她们真的是一对亲姐妹。

 在闫晓丹烦恼时,姑丽皮亚总会为她排忧解难,逗她开心。当姑丽皮亚犹豫不决时,闫晓丹总会为她作出明确的判断。心得体会范文自从学校开展了“手拉手”活动以后,她们就更加团结友爱了,不仅如此她们还带动了全班同学,让全班同学深深地团结的重要,让他们明白了团结是建设祖国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团结才能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只有全国人民一心才能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而这些道理是闫晓丹和姑丽皮亚让同学们懂得的。

 现实生活中,一些不足为奇的事,一些不足挂齿的事,生活中需要的一切,不可能自己生产。所以,人类是生活在团结合作的生活中,人类无疑是幸福的,但人类的团结有虚伪的团结。

 不仅人类学会团结,就连小小的蚂蚁,在发现食物后,都会共同合作。把食物搬“回家”它们小小的体形,居然能把超过自己的许多倍的东西搬运。体现了团结合作的精神。

 纵观古今中外,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集体团结的力量。智勇双全的张良,若不是投靠了刘邦,单靠单**匹马的行刺,能实现宏图大志吗离开了笛卡尔的启示和普里斯特等人的共同研究的科技成果,牛顿能提出“牛顿第一定律”吗

 单靠一朵美丽的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个人只有融入团结的集体才能实现宏伟目标。

 因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精诚团结,才能自立于世界,才能谋求进步和发展。特别是我们这些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的青少年更应该学会团结,这样才能立足社会。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团结,了解团结的重要性。让团结伴随我们。今天的中国需要团结明天的中国更需合作,让我们共同建设美好的祖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5 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5 篇》是篇好范文参考,讲的是关于团结、民族,一个,中华民族,意识、她们、我们,人民等方面的内容,觉得好就按(CTRL+D)下。

篇二:大学守望相助铸牢中国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会总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心得体会 汇报材料 三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一

 对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团结是一个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我们党自成立起,就将实现各民族之间的真正平等和团结,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方针。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多次强调“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要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2019 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深刻指出:“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这一重要论述,站在党的历史使命的高度,深刻阐明了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指明了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战略任务,意义重大而深远。

 纵观历史,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 在中国历史上,凡是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时期,无一不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时期。西汉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

 清代康乾盛世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反之,历史上发生过数不清的战乱和纷争,使国家和人民都饱受动荡之苦。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总根源,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基础。70 多年来,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决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防范和化解国内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提供了坚强保证。

 当前,我国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放眼世界,民族宗教问题历来是影响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 当前,一些国家因为民族矛盾、种族仇恨、宗教纷争、领土争端,导致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甚至国家解体、民族分裂、经济衰退、满目疮痍。民族宗教问题成为影响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船坚炮利和挑拨离间,中华民族陷入四分五裂、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当时的西方人普遍认为,中国肯定会像奥匈帝国等多民族国家一样,分裂为无数个单一民族国家。但是,他们的预言失败了。中华民族不仅没有分裂,反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空前地团结起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浴血奋战、浴火重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各民族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渗透、破坏、颠覆的图谋从未停止、愈演愈烈。2019 年美国参众两院出台直接涉华法案、决议共 37 项,大多是这类议题。他们以“人权”之名行“霸权”之实,执意炮制涉港、涉台、涉藏、涉疆等法案,粗暴干涉中国内政、遏制中国发展的图谋昭然若揭。国内外敌对势力越是要破坏民族团结,我们就越是要推动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不断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人心防线。

 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 56 个民族共同的梦,归根到底要靠 56 个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我国近 14 亿人口中,少数民族有 1 亿多,都是我们党紧紧依靠的对象;960 多万平方公里陆地国土面积中,155 个民族自治地方占 64%,都是我们党领导下的地方。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党的领导下,都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从“彝海结盟”“牦牛革命”“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到“三千孤儿入内蒙”“最好牧场为航天”“一家三代为国戍边”,再到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例子不胜枚举。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力量。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上升,必将迎来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把各族群众紧密团结

 在党中央周围,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局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二

 如同个体成员会不断追问自我生命的存在价值与意义一般,一个国家和民族也需要时时省思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目标定位与理想追求。显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上述双重省思的产物,呈现出小我和大我的深刻关联。

 一方面,一个人就像一滴水一样,可以映射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缩影。也就是说,小我之个体的观念意识与行动取向,会深刻地影响大我之整体的形象、面貌与走向。另一方面,这滴水又会跟随大江大河汇入大海,流向远方。换言之,大我之整体的生存状况与未来愿景的构思,又会直接关乎小我之个体的生命质量与期待。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和意义,就可以从整体和个体的双重视角加以审视。

 与此同时,“铸牢”本身也具有双重性:既可以当动词用,意味着成员彼此间互动交往趋于紧密的过程;又可以当名词用,表示成员彼此间形成一种和合凝聚的状态。所以,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和意义的把握,还需要关照过程与状态的内在关联。

 第一,铸牢意识是成员间关系交往互动的过程性存在。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诸种联系才会生发、意义才会生成、价值才会呈现。也就是说,当你真正地走出自我圈定的藩篱和边界,去接近自然、去触摸

 世界、去倾听他者的心灵召唤、去为他人作一份贡献时,你的感知体验、行动意向、存在价值才会慢慢变得饱满。在努力去构织关系网络的过程中,一个人才能慢慢形成一种相对稳定可靠的归属状态。

 第二,意识铸牢表现为成员间关系凝聚与巩固的可靠状态。这种状态能够克服成员彼此之间的距离感,消解不确定性、不可靠性和不安全性,增强亲切友善团结等体验,并形成明朗乐观美好的愿景与期待。就像那句流行的话语,“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会感受到,你的身后有你的同胞和朋友,有兴盛起来的国家和民族。当然,意识铸牢并不在于消解个体的独立自主,也不是放任群体性的盲从,而是需要你心存理性判断、知识经验和价值信仰,并具备独立自主的能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三

 五月的天山南北,微风拂面,大地充满了无限生机与活力。泽普县迎来了第 27 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民族团结教育月年年有,可是今年的民族团结教育月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今天我们隆重欢聚一堂,以演讲的方式歌颂民族团结,礼赞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X 的感人事迹。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大爱不分民族感天动地。

 家住新疆乌鲁木齐高新区桂林路社区的 X,为了挽救我县维吾尔族学生毛南江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无偿将自己的肾捐献。并表示要自强不息,继续为加强民族团结,共建和谐社会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是什么原因让出生在小康之家的汉族少女 X 不顾亲人的反对,不顾未婚夫分手的威胁,毅然无偿捐肾挽救维吾尔族高三学生毛兰江生命呢?原因在于她心灵无私天地宽,心中有大爱。

 X 及全家善良、淳朴的事迹感动了全疆各族人民,从他们全家的身上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超越血缘、亲情、民族的大爱;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无私博大的胸怀和闪耀人性光芒的大爱;还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X 能在自己人生刚刚起步、正值豆蔻年华青春最美好的时刻做出这样重大超乎常人的处事抉择,确实值得我们全疆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学习。你不仅是民族团结的模范,还是新时期新形势下道德建设的楷模。” 我认为 X 做出了平常人难以做到的不平凡的事,为新时代青年树立了民族团结和道德建设的榜样。

 今年 5 月,是自治区第 26 个、我县第 27 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我希望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和团员青年,努力向 X 学习,学习她无私奉献,情注社会的优秀品格,学习她用血肉深情维护新疆民族团结大好局面的高尚道德情操。人人心中有一种超越血缘、亲情、民族的大爱,有无私博大的胸怀和闪耀人性光芒的大爱,弘扬中华民族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为泽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权限的发展、进步、繁荣、稳定营造良好的环境气氛,做出新的贡献。

 一曲优美动听的《我们新疆好地方》,唱出了两千二百万天山儿女的心声。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新疆大地安定祥和,到处奏响民族团结的凯歌。

 民族团结月,凝铸同志兄弟情。新疆生活着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等 47 个民族,数百年来,在抵御外敌入侵、反对分裂祖国的斗争中,各族人民结下了兄弟般的深厚情谊。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和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贯彻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以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建立“平等、团结、互助、进步”的新型民族关系。

 民族团结,社会政治稳定,党和政府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人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相反,民族纷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党和政府要花大量的精力来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将受到极大的影响,各族群众惶惶不可终日,安居乐业根本谈不上,各项事业功亏一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遥遥无期。这样还会再次沦为他人任意宰割的羔羊。民族纷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我们的明天就是科索沃、巴勒斯坦、伊拉克。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中国民族团结,社会政治稳定,西方敌对势力最不愿意看到。民族纷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国力衰弱,人民受苦受难,正中他们的下怀。所以为们要从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中华民族负责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民族团结。

 为此我们要向 X 那样心灵无私天地宽,心中有大爱。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自我做起,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象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象珍惜自己生命一样珍惜民族团结。坚决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坚决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在“一反三维”、打击“势力”的斗争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仅供参考

篇三:大学守望相助铸牢中国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会总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发展,创造性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工作重大命题,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9年 9 月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行动指南。2019 年 12 月,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明确深化新时代我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促进全社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汇聚建设富裕文明美丽幸福锡林郭勒的强大合力。

 一、辉煌成就诠释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从发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动中华民族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等方面,深刻总结了新中国 70 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工作的辉煌成就,为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性、坚定性提供了思想引领、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我国在世界上高举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伟大旗帜,建立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少数民族面貌、民族地区面貌、民族关系面貌、中华民族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民族问题成为长期困扰许多国家的社会问题、西方敌对势力长期利用民族问题对我实施干扰破坏的背景下,我国长期保持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在世界上稳固树立起了民族团结进步的“中国样板”。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前所未有的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凝聚力前所未有的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前所未有的增强。这些辉煌成就,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是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团结奋斗的结果,是维系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雄厚社会基础。没有用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大发展;没有中华民族的大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牢固纽带。我们要深刻认识这些辉煌成就的重大意义,深刻分析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性、坚定性。

 二、深入思考、提高站位,掌握内涵精髓 承载着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任,肩负着神圣的职责,通过认真学习《意见》精神,认识到《意见》全面总结

 了党在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所取得的显著发展成绩,推动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持续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上下凝心聚力、集思广益、开拓创新。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党员干部奋发有为、攻坚克难、坚定不移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任务全面完成,不断取得新突破,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良好开局。《意见》的出台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展望未来,深入思考、提高站位,在充分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下,面对时代赋予的责任,我们责无旁贷、信心百倍。新形势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在推动全面深入持久创建工作中贡献智慧和力量,实现民族团结共同发展,大力推动创建工作朝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宏伟彼岸阔步前行。

 三、重点任务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党的领导,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确保各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五个方面,明确了新时代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

 业的工作重点,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明了具体途径和努力方向。

 这些任务既有侧重又相互关联,必须坚持总体把握、整体推进。我们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民族工作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和基本经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不断完善民族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中流砥柱、增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核心。要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理念不动摇,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举全国之力确保民族地区如期实现全面小康,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大力发展各民族优秀文化,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提高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让中华文化始终成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血脉,成为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在各族人民中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成为各族人民生活的根本价值导向。要坚持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依法妥善处置涉民族因素的案件事件,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类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要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促进各民族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交往交流交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象征。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

 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项重大系统贯彻来抓,将其全面融入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各项工作之中,加强顶层设计,健全体制机制,细化政策举措,确保党中央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二 对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团结是一个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我们党自成立起,就将实现各民族之间的真正平等和团结,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方针。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多次强调“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要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2019 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这一重要论述,站在党的历史使命的高度,深刻阐明了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指明了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战略任务,意义重大而深远。

 纵观历史,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

  在中国历史上,凡是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时期,无一不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时期。西汉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反之,历史上发生过数不清的战乱和纷争,使国家和人民都饱受动荡之苦。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总根源,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基础。70 多年来,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决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防范和化解国内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提供了坚强保证。

  当前,我国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放眼世界,民族宗教问题历来是影响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

  当前,一些国家因为民族矛盾、种族仇恨、宗教纷争、领土争端,导致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甚至国家解体、民族分裂、经济衰退、满目疮痍。民族宗教问题成为影响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船坚炮利和挑拨离间,中华民族陷入四分五裂、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当时的西方人普遍认为,中国肯定会像奥匈帝国等多民族国家一样,分裂为无数个单一民族国家。但是,他们的预言失败了。中华民族不仅没有分裂,反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空前地团结起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打败

 了侵略者,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浴血奋战、浴火重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各民族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渗透、破坏、颠覆的图谋从未停止、愈演愈烈。2019 年美国参众两院出台直接涉华法案、决议共 37 项,大多是这类议题。他们以“人权”之名行“霸权”之实,执意炮制涉港、涉台、涉藏、涉疆等法案,粗暴干涉中国内政、遏制中国发展的图谋昭然若揭。国内外敌对势力越是要破坏民族团结,我们就越是要推动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不断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人心防线。

  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 56 个民族共同的梦,归根到底要靠 56 个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我国近 14 亿人口中,少数民族有 1 亿多,都是我们党紧紧依靠的对象;960 多万平方公里陆地国土面积中,155 个民族自治地方占 64%,都是我们党领导下的地方。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党的领导下,都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从“彝海结盟”“牦牛革命”“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到“三千孤儿入内蒙”“最好牧场为航天”“一家三代为国戍边”,再到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例子不胜枚举。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

 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力量。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上升,必将迎来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把各族群众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局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三 精神家园——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和谐是民族关系和谐的重要保障。长久以来,各民族间碰撞升华的文化火种,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各民族在地域构成上交错杂居又相互包容、在经济生活中相互帮扶、在情感诉求中相互亲近依存,这是对中华文化认同的一种现实表述。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与自身文化传承间的平衡状态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在当时当下的真实写照,更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依据,是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一个民族的长治久安,复兴兴旺更多的是依托于文明永固创新不竭的基础之上,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对文化的认同及信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

 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注入了灵魂。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各族群众树立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通过弘扬革命文化,让各族群众了解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历史,进而将文化自觉和政治自觉相结合,形成正确的政治认同;通过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改造和创新,从而更具有现代性。

 在内蒙古的土地上生活着 49 个民族,各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体系,孕育了光辉灿烂的草原文化。内蒙古之所以能够保持和谐发展的局面,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并大力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70 多年来,内蒙古在制度建设、人才培养、载体构建、技术支撑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建国初期,内蒙古创立了面向基层群众的“乌兰牧骑”,成为全国文艺界的一面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大区、文化强区战略的实施,实现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入新世纪,实施了草原文化研究工程,创造性地提炼出“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草原文化核心理念,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了深层的民族文化精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四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基础,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冲突是各族人民之祸,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三心合一心,黄土变成金”。

 团结是力量,团结是财富,团结是生产力,团结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础。“...

篇四:大学守望相助铸牢中国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会总结

20 年 5 月 第 5 期(总第 425 期 )学 习 论 坛 TRIBUNE OF STUDYMay 2020 No. 5通过守望相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何士青(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湖 北 武 汉 430074)[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新时代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而践行守望相助理 念是这一重要课题的题中应有之义。守望相助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必由之路,是构建和谐地域 关系的客观要求,是应对社会风险和挑战的重要保障。在 C 0 VID

 - 19疫情防控中,全国各地驰援 武汉展现了中华民族守望相助的优秀品格。通过守望相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坚持党 的集中统一领导以凝聚社会力量,推进区域共同发展以奠定物质基础,加强中华文化认同以构筑精 神家园。[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守望相助;国家治理[中图分类号] D 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 -7608(2020)05 - _ 5 -06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 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发展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1]中华民 族共同体意识对凝聚各民族精神力量、团结各民族共 同奋斗、彰显国家治理体系优势具有重要价值。在当 今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已经成为人 们的共识,而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问题则 有待深入探讨。以 C 0 VID -19疫情防控为例,通过 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进行分析,可以得 出如下结论:守望相助的邻利行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大有助益,必须通过守望相助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守望相助的诉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人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观反映,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认同 以及以此为基础产生的心理上的归属感等方面构 成。梁启超有言:“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中国 人 ’之一观念浮于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一员 也 。

 ” W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的思想源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根 基。当今中国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铸牢中 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显著优势。将国家制度和治 理体系优势转化为实际效能,要求各民族、各地区 践行守望相助理念,和衷共济,团结协作,共同 奋斗。(一)守望相助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必由之路毛泽东曾言,“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3]。一 个人如此 ,一 个国家 、 一 个民族亦如此。人无精神 不立,国无精神不兴,族无精神不存,国家精神、民 族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收稿日期]2020-02 -25[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科技发展的伦理向度与法律规制研究”(19BFX018)和 2020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研究专项校级项目“铸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理基础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何士青(1964— ),女,湖南长沙人,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5

 •

 学习论坛2020年第5 期力量。《唐律名例疏议释义》云:“中华者,中国 也。”这一解释表明,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国精神具 有一致性。中华民族精神是在中国各族人民长期 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有学者考证,“距今 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 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它像滚雪球 一般地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这个核 心” [4]。随着疆域的拓展,中国境内不仅民族种类 增加,而且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 特别是在近代,抗击外族列强人侵使中国境内各 民族、各地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的整体意识进 一 步增强。到 20世 纪 初 中 华 民 族 ”的概念正式 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境内各民 族 、各地区成为具有共同文化、共同价值理念和共 同历史使命的命运共同体,而贯穿这一命运共同 体的红线就是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历久弥新、博大精深,守望相助 是其不变的内容。正如习近平所言:“在几千年历 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 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了 56 个民族多元一 体 、交织交融的融洽民族关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 中华民族大家庭。”[5]过去,面对外敌入侵,我国各 民族、各地区同仇敌忾、共御外侮、保护家园;现 在,面对天灾人祸,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睦邻友好、 同心协力、共克时艰。“守望相助,体现的是民族 传统中的德性追求,展现的是天下大同的道义境 界” W 。新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 越是伟大的时代,就越需要伟大精神的引领。弘 扬中华民族精神,践行守望相助理念,有利于各民 族 、各地区人民在相濡以沫、同舟共济中铸牢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二)守望相助是构建和谐地域关系的客观要求历史表明,民族精神对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和发展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若无制度保障, 各民族、各地区可能因为注重局部利益、忽视整体 利益而成为一盘散沙,甚至导致共同体名存实亡。

 在我国制度体系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 简称宪法)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因而是维护中华 民族共同体的根本制度保障。新中国的历部宪法都根据我国的地理环境和民族分布状况做出了统 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规定,并将这一规定具体化为 特有的国家结构形式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样 的制度设计表明,中国境内各民族、各地区是中华 民族共同体不可分割的部分,各民族、各地区的局 部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在根本上 是一致的,各民族、各地区在平等基础上促进本民 族 、本地区发展,并由此形成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和 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力。由于历史原因、市场分割、政策空间、风俗习 惯 、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不同地区 的发展呈现出差异性。如今,发展不平衡已经成 为制约和谐地域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和谐的地 域关系以地域协调发展为基础,而地域协调发展 离不开各民族、各地区守望相助。先富帮后富、对 口扶贫是各民族、各地区守望相助的具体表现。

 习近平说过,要搞好对口扶贫工作,我们是社会主 义国家,东部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了,不能不管其 他地方,要共同富裕。先发展起来的民族和地区 对落后民族和地区进行帮扶,带动落后民族和地 区的发展,进而实现各民族、各地区共同发展、共 同繁荣,这是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每一个 民族应尽的责任。(三)守望相助是应对社会风险和挑战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曾借用狄更斯的观点来表达他对当今时 代的看法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7]。

 虽然理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今天的人类较之以 往更能驾驭自己的命运,但自然和社会的运行不可 能完全按照人们的理想模式进行,出人意料的现象 时有发生,人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

 在当今中国,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为社会的有 序运行和人民的安定生活提供了制度保障,但社会 风险并没有消除。2003年春天的“非典”疫情、2008 年初夏的汶川地震 、COVID

 - 19疫情等表明,在当 今时代,社会风险依然存在。有学者将当今时代的 社会风险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突发事件等社会 危机,另一类是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公共服务等社 会治理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风险[8]。因此,应对 社会风险和挑战是现代社会治理的一个重大课题。

 通过守望相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i 只社会风险和挑战具有公共威胁性,会给社会 的良性运行和秩序稳定以及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生 活安宁带来负面影响,也可能使众多人的健康、财 产受到损害;社会风险具有跨界性,往往会突破地 域限制而向更广泛的空间扩展,甚至会引发次生 灾害,进而形成一个灾害链条;社会风险具有紧急 性 ,要求迅速调动一切资源对其进行有效化解,应 对措施一旦延宕,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可见,应 对社会风险和挑战,个体的力量显得弱小,地区壁 垒也不可取,只有各民族、各地区立体联动、团结 协作,凝聚成强大的力量,才能消除风险、化解危 机。守望相助是当今时代应对社会风险和挑战的 重要保障,必须建立区域应急联动、流域应急联动 等机制,同时“加强各个相关部门之间的应急合作 与协调”[9],对陷入风险境地的地区和人们施以援 手,帮助其战胜困难、渡过难关。各民族、各地区 在应对社会风险和挑战中守望相助,使人们感受 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大家庭的温暖,体会到中华民 族共同体“一家亲”的幸福,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二、新时代各民族、各地区守望相助的生动见 证 — COVID

 - 19 疫情中各地对武汉的驰援习近平说过:“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 之源。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 论 创 新 就 永 无 止 境 [% 我国特有的国家结构形式 为各民族、各地区平等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制 度保障,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各民族、各地区 平等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断发展。如今,中华民 族共同体意识已经在各民族、各地区凝聚为中华 民族共同体的坚实思想基础,成为各民族、各地区 在面临社会风险时和衷共济、共克时艰的行动指 南。在 C 0 VID - 1 9 疫情防控中,全国各民族、各地 区对湖北尤其是武汉的驰援是新时代各民族、各 地区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守望相助的生动实 践。当然,在疫情防控中也出现了邻避这种与守 望相助相背离的现象。如今, C 0 VID - 1 9 疫情逐 渐离我们远去,终究会成为历史陈迹。但是,历史 是一面镜子,对这次疫情防控进行回顾和总结,有 助于未来各民族、各地区人民更好地践行守望相 助理念。(一)

 全国各地驰援武汉展现了中华民族大家 庭守望相助的强大力量COVID

 - 19疫情是我国在迈向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征程中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该事件 中,各民族、各地区联防联控、共同战“疫”,见证了 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优秀 品格。在 COVID - 1 9 疫情防控中,最先暴发地武 汉成为重灾区,也成为 COVID

 - 19疫情防控的主 战场。2020年 2 月 1 0 日,习近平在北京调研指导 COVID

 - 19疫情防控工作,并在地坛医院远程诊 疗中心主持召开视频会议时指出,湖北和武汉是 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是打贏疫情防控阻击战的 决胜之地。“武 汉 胜 则 湖 北 胜 ,湖北胜则全国 胜”["]。武汉“封城”使湖北以外地区大规模暴发 疫情的可能性减小,也使得湖北以外地区保留了 驰援武汉以抗击疫情的医护力量,因而党中央做 出了各地驰援武汉以抗击疫情的英明决定。为了帮助武汉战胜疫情,党中央派中央指导 组到武汉,同武汉人民并肩作战,对疫情一线防控 工作展开全面“督战”,通过协调医护人员、协调防 疫物资、协调技术支持等增强武汉防控疫情的力 量。在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和指挥 下,各地医护人员开展了驰援武汉以抗击疫情的 行动,与武汉医护人员一起,同心聚力共战疫情。

 全国各地建设力量迅速汇聚,短时间内建成了武 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在各地医护人员向武汉 集结的同时,资源也在向武汉倾斜,全国各地捐赠 的医疗物资和生活用品等源源不断抵达武汉。正 是各民族、各地区人民与武汉人民同舟共济、众志 成城,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才夺取了抗击 疫情的伟大胜利。( 二 )

 消除邻避现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的题中应有之义邻避 ( Not

 In

 My

 Back

 - yard , NIMBY )是人们 基于对某个事件、某种情况可能影响本人、家人乃 至本地方人的身体健康、财产安全的风险忧虑甚 至恐惧而产生的“不要出现在我家后院”的心理诉 求 ,以及进行情绪化抵抗的现象。这种基于人的 自利性以及对风险的认知而产生的“只图自己一 方利益”的做法并非今日才有,它是古代人“以邻

 学习论坛2020年第5 期为壑”思维方式在现代社会的延续。现代社会的 邻避现象主要发生在环境领域 ,COVID

 - 19疫情 防控表明邻避现象也可能出现在突发公共事 件中。疫情防控中一些地方的邻避做法不仅妨碍全 国各地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抗疫的大局,而且与守 望相助的理念背道而驰,不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众所周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需要让其成员认识到共同体的存在,同时认识到 自己与其他成员之间休戚与共、福祸相依的关系。

 这种认识可以来自思想教育和媒体宣传,但归根 结底来源于亲身体验。正如毛泽东所言:“人的正 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人们的社会存 在,决定人们的思想。” [12]如果人们从生活实践获 得的亲身体验与已有的观念意识不一致,则这种 意识就会因被怀疑而动摇、消解。疫情防控中非 疫情地区对疫情地区的驰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成 员守望相助的生动实践,各民族、各地区人们从这 一实践中获得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良好体 验,这种良好体验有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 形成和发展。然而,一些地方持一种自保心态,单 纯地从本地区利益出发,“以邻为壑”。这样的邻 避做法与中华民族大家庭应该休戚与共、守望相 助的要求相背离。毛泽东曾言,“‘以邻为壑’,全 不为别部、别地、别人想一想,这样的人就叫做本 位主义者”[13]。从现实看,“很多时候,由于行政 区划设置的原因,不同区域间不只存在空间上的 界线,更有市场、公共服务的人为界线,甚至是心 理上的隔阂”[M]。疫情防控中一些地方的邻避做 法强化了不同地区的人们对地域身份的认知,会 加剧不同地区的人们由地域界线所造成的心理隔 阂。概言之,邻避现象是一种离心力,不利于铸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历史和...

篇五:大学守望相助铸牢中国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会总结

XX 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活动总结

 照学校关于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活动总体安排,XX 部开展教育活动总结如下。

 一、强化阵地建设活动

 充分利用 XX 部网站、学生微信平台推送民族理论、统编教材解读等相关政策;XX 馆张贴“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华梦”标语、制作宣传展板宣传民族政策、老师办公桌和学生宿舍醒目位置插放国旗等形式,全方位多渠道牢牢掌握舆论宣传工作主动权。

 二、召开学生座谈会,深入学生面对面谈话

 召开各年级学生干部、党员学生、普通学生、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座谈会。座谈会结合我校疫情防控工作、统编教材政策宣传、民族团结教育、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等方面和学生代表进行交流和讨论,了解学生对党的民族政策和各项重大决策部署方面的想法,学生们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针对学风建设、专业建设等方面同学们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三、开展调研活动

 针对学校和上级部门近期各项决策部署工作,XX 部班子成员、辅导员、班主任深入教师、学生宿舍和课堂进行调研了解。加强学生上课、早锻炼、晚自习、夜不归宿等各项管理工作,特别是实习学生的安全管理。通过举办教师技能大赛、最美教师分享会等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四、开展领导班子成员上讲台活动

 10 月 14 日、10 月 15 日 XX 党总支书记分别以“统编教材政策解读”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教育的根本”为题,召开学生和全体教职工参加的两次形势政策报告会。向广大师生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我区民族教育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教育引导广大师生进一步筑牢“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基础,促进各民族师生之间的交流交融。

 五、以党支部为主体,多渠道覆盖全体师生开展集中学习

 积极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推报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召开党员大会、利用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辐射带动全体师生深入学习习近平书记关于民族工

 作、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讲话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政策法规,向广大师生传递爱国主义精神,牢固树立法纪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积极发挥团学组织作用,召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会(学生视频班会)、团日活动、演讲比赛、组织学生党员代表观影,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等主题校园文化活动,大力宣传民族精神,回顾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展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篇六:大学守望相助铸牢中国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会总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xxxx 第*小学近一周组织全体师生参加了一系列的活动,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在学生心中,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努力营造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氛围。下面将近一周的活动进行一个小结。

  一、开展"师德师风"专题研讨活动和国家统编教材政策解读宣传活动。

  为积极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师德师风教育相关文件精神,规范教师从教行为,9 月 28 日下午,xxx 第*小学组织全体教师召开了国庆、中秋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大会。会议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第 XX 个教师节寄语、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内蒙古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集中开展专题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在新时代教育教学背景下,每位教师都要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始终严守教育红线,严格用《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提醒自己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与此同时,还开展了国家统编教材政策解读宣传活动。

  二、开展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内蒙古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提高全体党员、教师增强民族团结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9 月 29 日下午,xxx 第*小学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民族团结专题学习会。

  三、举行主题升国旗仪式。

  本次升旗由四年级 6 班担任。四六班 xx 同学做了《国旗下成长》主题演讲,号召同学们时刻把祖国装在心里,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成长为建设新中国的生力军,成长为谱写新诗篇的接班人。

  作为主题活动的一部分,各班还开展了“国旗下的故事”主题班会活动。各班同学一起学习了《国旗法》,读懂国旗法,维护国旗尊严!在国旗下,同学们还一起讲述了民族团结的故事,文成公主、周总理……从古到今民族团结的精神永放光芒!

  四、开展了主题家访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内蒙古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关于开展“践行守望相助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教育活动的通知》等文件要求,xxx 第*小学校长 xx 安排部署并亲自参与了中秋节慰问贫困学生活动。

  五、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班会。

 202x 年 9 月 29 日,xxx 第*小学利用班会课的时间,开展了“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题班会活动。在这次主题班会活动中, 同学们一起了解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欣赏民族音乐歌曲,体验少数民族的游戏、民俗。了解 xxxx、xxxx 等民族文化故事,充分感受了民族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民族团结意识。

  六、开展"欢度中秋国庆"民族一家亲实践活动。

  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xxx 第*小学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民族团结做月饼、送月饼活动。

  9 月 30 日下午,孩子们整装待发在德育处王主任的带领下来到了食堂后厨,亲身体验做月饼、炸麻花、做蛋糕的快乐。

  七、组织观看国庆节阅兵式活动。

  在国庆佳节之际,我校组织学生和家长们一起观看了国庆阅兵式。让孩子们重温阅兵式,感受祖国的强大与振兴,激发了孩子们的爱国热情,从而为做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与骄傲 。

  八、开展"爱我 xxxx"市内旅行打卡活动。

  通过在市内景点打卡活动,让学生体验民俗文化交流与融合,感受民俗风情,增强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九、开展了"我在 xx 和国旗有个约"拍照活动。

  通过家长、学生选择适合的地点,视觉角度与国旗合影进行打卡活动。班主任遴选优秀作品并上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活动平台,做了充分的宣传,在潜移默化中铸牢民族团结的社会根基。

  十、开展“向国旗敬礼”网上留言活动。

  通过这样的活动增强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努力学习的热情。

  十一、开展了"爱祖国,爱家乡,爱劳动"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们从狭小的课堂走向博大宽广的大自然,从单一的课本走向丰富多彩的劳动生活,让学生明白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劳动让学生体验了劳动的艰辛,享受了丰收的快乐,增强了学生节约粮食意识,对劳动、对家乡的热爱情感。

  十二、开展了"中华民族一家亲"欢度中秋国庆手工制作,手抄报绘画活动。

  通过活动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祝福,用自己的画笔和实际行动表达对祖国的真挚情感,践行对祖国母亲的庄严承诺,感受名族团结一家亲的力量。

  十三、开展了"中华民族一家亲"主题征文活动。

 "感受文字之美,尽享写作乐趣”,此次征文活动不仅考验了学生的读写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明白“读书破万卷”方能“下笔如有神”,更增强了学生“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意识,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并坚定了自己好好学习,长大后为伟大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的信念!

  xxxx 第*小学全体师生及家长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一系列的活动中,感受到了 56 个民族一家亲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了民族团结进步意识,同时营造了民族和睦、相亲相爱的良好学习氛围。同时,在这个双节的假期里,感受到了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

篇七:大学守望相助铸牢中国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会总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心得交流5 5 篇

  篇一:

 按照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有关安排,这段时间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在思想上经历了一次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精神洗礼,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针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和理解,对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有了进一步的体会和感悟。个人认为,只有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融进自己的血液和灵魂,使其成为自己的思想自觉和行为习惯,才是践行“两个维护”在民族工作方面的具体体现,才是对学校安全稳定的最大贡献。

 一、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我国有 56 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各民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史,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如果没有共同的身份意识,没有共同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就会一盘散沙、四分五裂,就会导致社会动荡、战乱频繁、山河破碎、

 民不聊生,这是我们必须吸取的一个深刻教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创造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将其写入党章,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校作为一所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作为一所少数民族师生占全校师生总数三分之一的高校,做好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学校事业处于历史发展上的最好时期,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更加需要各族师生团结一致、凝聚力量,确保向着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建设目标不断前进。

 二、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 2019 年 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是我们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基础和首要前提。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多元”指的是中华民族的起源是多元的,56 个民族在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具有多元性;“一体”指的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共同开拓了我们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我们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我们灿烂的文化,

 共同培育了我们伟大的精神。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离不开一体。56 个民族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教育引导各民族牢固树立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意识,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发展、繁荣、进步。

 三、积极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题主线。在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识、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的基础上,我们要积极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为加快学校“双一流”建设营造和谐、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氛围。一是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摆在理论学习的首要位置,扎实组织开展课上与课下、线上与线下、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全覆盖式学习,真正掌握其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增强全校师生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二是大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创新宣传、培训、教育、践行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全过程,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构建各族师生共有精神家园。三是大力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深入开展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宣传教育,引导各族师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差异性和共同性的关系,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共同工作学习生活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篇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讲话中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作为高校宣传战线工作者,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开创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局面,就要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与时俱进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当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排头兵。

 一、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自信自觉 党的十九大对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做出了突出强调和重点部署,将民族工作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基本内涵,纳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四个伟大”的新使命,纳入党的基本方略,并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各个方面做出了明确的部署和要求。同时指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要作为基础性事业来抓,民族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是全党都要做的工作。上述新思想、新决策、新部署,把民族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摆在了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 2019 年 9 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九个坚持”全面总结了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来我国民族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即:坚持准确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做到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构

 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持各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使党的民族政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坚持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不断健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核心理念的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精髓要义,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累累硕果,标志着我们党对民族工作规律达到了新的历史的高度。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作为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南,立足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坚定“四个自信”,贯彻“九个坚持”,做到“两个维护”,把握历史规律,直面机遇挑战,保持政治定力,创新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沿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继续前进。

 二、勇于担当尽责,切实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信自觉 在 2014 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要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党的十九大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

 党章,转化为全党共同意志和共同遵循。在 2019 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而言,就是要自觉站在党和国家的工作全局,从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想问题办事情,结合实际找准工作着力点,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物质、社会、思想、法治基础。就是要认清和把握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大势,妥善处理好“大家庭”内的民族关系,共同促进“大家庭”的巩固发展,推动中华民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征程中,不断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不断增进各族干部群众的“五个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本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各民族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形成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强大精神纽带。

 三、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自信自觉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和首要任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直接关系着“五个认同”,是国家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支点,对一个国家发展进程有着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重要内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重要支点;满足各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重要力量源泉。

 关于如何着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习近平总书记 2019 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以及今年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湖南考察时多次做出重要指示:一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搞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二是要推动各民族文化

 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三是要搞好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重视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青少年的心灵深处;四是要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五是要挖掘、整理、宣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六是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教育群众,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讲好边疆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和谐安宁、安居乐业的生动故事;七是要积极引导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我国宗教的中国化等,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供了工作遵循。

 四、牢记初心使命,切实增强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模范之地的自信自觉 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各族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高校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各项工作都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为主线,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主动权,当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排头兵,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 大学是新中国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首所综合大学,在全国倾力支援下高起点创办,始终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学校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培育涌现出了诸多民族团结先进典型,民族团结进步也是内大的优良传统和办学优势。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来我校考察时,充分肯定了学校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做法和成效,同时提出:“要加强对蒙古文古籍的搜集、整理、保护,挖掘弘扬蕴含其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内涵,激励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深情嘱托。

 我们要把民族团结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根本保障,不断探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新机制,让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历久弥新,当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排头兵。

 一是聚焦“同心圆”,提升思想引领的高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统筹规划,汇聚工作合力,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健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常态化机制,将其全面纳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党建目标管理体系,一体化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方位落细落实各方责任和具体措施,推动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是营造“同场域”,拓展文化育人的宽度。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全方位融入文明校园建设。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宣传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打造富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建立相互嵌入式...

篇八:大学守望相助铸牢中国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会总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五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1】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我们就能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形成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

 各民族共同奋斗,绘就了精彩的时代画卷。在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千余户村民全部住进新房,所有自然村通硬化路,通信网络全面覆盖,特色产业遍地开花,“独龙族实现了整族脱贫”。独龙族的今昔巨变,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少数民族“一步跨千年”的生动实践,成为各民族共同奋斗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 13 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共同书写了我们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我们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我们伟大的精神。近代以后,面对亡国灭

 种的空前危机,各族人民共御外侮、同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在百年抗争中,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可以说,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人心所归,惟道与义。”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我们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我们党把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开辟了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新纪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7 年来,民族地区累计减贫 2500 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 21%下降到 4%,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广泛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推进的鲜明特征。

 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56 个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推动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事实证明,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

 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我们就能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形成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书写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崭新篇章。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支持和帮助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

 坚持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凝聚全体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就一定能让各族人民共创美好未来、共享中华民族新的光荣和梦想。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2】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只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歌里唱的真好。中国人民经历了多少苦难,还是那么团结。

 1931 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中华大地,中国人民团结奋战最终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老话说的好“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难折断。”这句话说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团结就是力量。

 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 8 级大地震。在阵阵的轰鸣声中一栋栋房屋高楼在转眼之间都崩塌。许多的人都在顷刻之间失去了家园和亲人。是团结让汶川站了起来,各大厂家纷纷捐出水和食物,许多明星和慈善家都捐出资金。为汶川人民建设医院、学校和家园就这样又让汶川人民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云南发生百年不遇的严重旱灾。地里的庄稼完全绝收,甚至于很多地方就连人们正常饮水都出现了问题。当地的人们不论老少为了解决饮水问题,不惜艰难跋山涉水到有水源的地方背水、挑水、驮水回家。这一情况后来被记者叔叔阿姨报道出来后,全国人民纷纷向灾区群众捐款捐水,以解决灾区人民生存问题。这真是印证了一句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就这样靠大家和灾区人民的自救方式,旱灾最终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得到了解决,灾区人民又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这么多的见证都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个团结的大家庭,谁有了困难大家都会向他伸出援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3】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民族是一家。。。。。。”悠扬的歌声,传入我的耳中。民族的团结,关心国家的兴亡。

 大家对五十六个民族有多少认识?五十六个民族中,除了汉族,其余都是少数民族。这之中有回族、瑶族、藏族。。。。。。而且,他们又都有自己的神灵、讳避。

 比如回族,他们不能吃猪肉,因为回族人把猪看作灵物,是不能吃的。并且,回族人绝不吃意外死亡的鸡鸭。再比如羌族,他们在四

 川西北部生活,周围有许多高山,人们便就地取材,用石材建造了雄伟的碉楼,高度在 10 至 30 米之间。它用来储存粮草、抵御外敌入侵。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要想让国家昌盛,民族的团结才是首要。秦朝时期,秦始皇嬴政统一中国,直到现在,已有了几千年的历史,经历了十几个朝代。到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六十一年时间,新中国由发展中国家逐渐成为发达国家。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中国的民族团结,没有内战。六十一年,中国自行发明了火箭、军舰、潜艇等现代军用物资。只要民族团结,定可振兴中华。

 民族的团结,成就一个国家的兴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4】

 在中国历史上,凡是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时期,无一不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时期。西汉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反之,历史上发生过数不清的战乱和纷争,使国家和人民都饱受动荡之苦。

 全体中华儿女在共同的生活实践中,所获得的良好归属体验、所秉持的共善价值信念以及所具备的能动关怀意愿,就是中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0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5篇,希望你喜欢。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船坚炮利和挑拨离间,中华民族陷入四分五裂、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当时的西方人普遍认为,中国肯定会像奥匈帝国等多民族国家一样,分裂为无数个单一民族国家。但是,他们的预言失败了。中华民族不仅没有分裂,反而在中国___领导下

 空前地团结起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范文参考网手机版自由。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浴血奋战、浴火重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各民族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当前,一些国家因为民族矛盾、种族仇恨、宗教纷争、领土争端,导致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甚至国家解体、民族分裂、经济衰退、满目疮痍。民族宗教问题成为影响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

 当前,我国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这一重要论述,站在党的历史使命的高度,深刻阐明了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指明了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战略任务,意义重大而深远。

 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渗透、破坏、颠覆的图谋从未停止、愈演愈烈。2019 年美国参众两院出台直接涉华法案、决议共 37 项,大多是这类议题。他们以“__”之名行“霸权”之实,执意炮制涉港、涉台、涉藏、涉疆等法案,粗暴干涉中国内政、遏制中国发展的图谋昭然若揭。国内外敌对势力越是要破坏民族团结,我们就越是要推动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不断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人心防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我国近 14 亿人口中,少数民族有 1 亿多,都是我们党紧紧依靠的对象;960多万平方公里陆地国土面积中,155 个民族自治地方占 64%,都是我们党领导下的地方。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党的领导下,都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心得体会范文从“彝海结盟”“牦牛革命”“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到“三千孤儿入内蒙”“最好牧场为航天”“一家三代为国戍边”,再到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例子不胜枚举。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力量。

 对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团结是一个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我们党自成立起,就将实现各民族之间的真正平等和团结,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方针。

 放眼世界,民族宗教问题历来是影响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多次强调“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要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民族歧视和压

 迫的总根源,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基础。70 多年来,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决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防范和化解国内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提供了坚强保证。

 工作总结范文纵观历史,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 56 个民族共同的梦,归根到底要靠 56 个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5】

 在我的心底里,隐藏着一个梦,那是一个美好的中国梦,那个梦聚集着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希望!承载着十三亿颗中国心!我愿:五十六个民族永远团结在一起,在中国这个大家庭里,如兄弟姐妹永不分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 个民族是一个巨大的团体。只要全民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只要我们 56 个民族紧紧相依,就没有什么艰难险阻不能克服,就没有什么梦想不能实现。历史一再表明,民族团结和睦,国家就繁荣发达;民族内乱分裂,国家就衰败落后。洪涝灾害冲不垮万众一心的中华儿女,地震垮塌压不垮万众一心的中华儿女,狂风怒号也吹不倒万众一心的中华儿女。

 “今天,我们都是汶川人!”六年前,这句话成为全体中国人共同的心声。在玉树大地震后,不分地域,不分民族,中华儿女再次奏响心手相连、众志成城的心曲:“今天,我们都是玉树人!”邻近的西藏,抽调拉萨、林芝、昌都的公安消防官兵,在第一时间分头向玉

 树挺进。昌都消防官兵成为最早进入灾区一线的外地救援队伍。18日上午,记者在玉树抗震救灾指挥中心,见到了志愿者赵成才和 29位战友,组成“老兵联盟”,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玉树。哪里有任务,他们就出现在哪里,记者这几天已在好几个不同的场合见到过这些忙碌的“老兵”。赵成才告诉记者,“老兵联盟”是个典型的多民族组织:成员有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在这儿,我们都属于中华民族,我们都是一家人。”

 民族团结一家亲,这个梦想已经不遥远了,它触手可及。我们要共同努力,让五十六个兄弟姐妹的笑声洒满每一个人的心中,洒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洒满华夏大地!让民族之花,开满新疆,开满祖国妈妈的心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 202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5 篇

 ★ 新时代范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202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讲征文 5 篇

 ★ 最新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10 篇

 ★ 最新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优秀范文大全

 ★ 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心得体会个人总结 2019

 ★ 心得体会范文

 ★ 党员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全文精选最新学后感心得 2000 字范文 5 篇

 ★ 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范文

推荐访问:大学守望相助铸牢中国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会总结 守望相助 共同体 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