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纾困政策落实情况汇报5篇

时间:2022-11-01 18:10:06 来源:网友投稿

2022年纾困政策落实情况汇报5篇2022年纾困政策落实情况汇报 12022年5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工作总结情况汇报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口农信积极支持防疫物资生产企业。 口省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纾困政策落实情况汇报5篇,供大家参考。

2022年纾困政策落实情况汇报5篇

篇一:2022年纾困政策落实情况汇报

2022 年 5 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工作总结情况汇报 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口农信积极支持防疫物资生产企业。

 口省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以下简称“口农信”)积极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勇担我省农村金融主力军重责,践行乡村振兴主办行使命,存贷款市场份额继续领跑全省同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绩斐然。今天的口农信,正与地方经济携手共赢、相融共生,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口汇聚起强大的农信力量。

 疏通源头活水,厚植发展底气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存款是农信社的立身之本,是开展各项业务经营的基础。口农信各级干部职工苦练存款营销“看家本领”,坚持目标导向、政策导向、问题导向,全面加强存款营销管理,跳起摸高,合理设定年度存款业务工作目标,充分调动各方面工作积极性,实现了赶超跨越、争先进位,存款业务持续协调增长,为口农信加大信贷投放,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厚植底气。

 截至 3 月 18 日,口农信各项存款余额突破 2 万亿元,市场份额继续名列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

 坚守市场定位,做好小微金融

  2 独有菊泉能定力,岁寒坚守此山前。口农信始终坚守立足三农、面向县域、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全面落实金融助企纾困政策,用情用力做好小微金融服务,有力实现了小微企业贷款“增量、降价、提质、扩面”目标,努力帮助小微企业战胜疫情、稳健发展。

 坚持用好考核指挥棒,明确全年工作导向。在针对全省农信系统法人行社的经营考核中增加了“首贷户”占比、续贷占比、信用贷款占比等指标,并将普惠金融考核分值权重提升到了 11%,以激励法人行社加大小微信贷投放力度。

 与税务部门常态开展“银税互动”活动,打通内部信贷系统与税务系统连接,对纳税等级 M 级(含)以上的小微企业实现对接率和符合条件获贷率两个 100%。

 主动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办理延期还本付息,积极申请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等低成本资金,发放优惠利率信用贷款等贷款产品,切实将政策红利传导至小微企业。

 …… 2021 年,小微企业“首贷户”占比、续贷业务占比不断提高,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持续提升;共为 10593 个普惠型小微企业办理延期还本付息,涉及贷款本金 358.7 亿元、贷款利息 5.7 亿元,惠企帮扶力度领跑全省银行同业。全年运用中国人民银行支小再贷款、再贴现资金 160.8 亿元,居全省银行业之首。

  3 截至 2022 年 2 月末,口农信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8769.7亿元,比年初增加 231 亿元,占到了本机构全年新增贷款的76.49%,口农信倾力做好小微金融服务;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 173.5 亿元,比年初增加 1.9 亿元,有力解决了小微企业缺乏抵押担保的痛点。

 围绕区域发展,全力支持“三件大事”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口农信始终保持高度政治自觉,紧紧围绕“国之大者”,聚焦“六个现代化口”奋斗目标,服务构建“两翼、两区、三群、六带”发展布局,全力支持办好“三件大事”。口农信充分发挥“小银行+大平台”整体优势,统筹部署全辖法人行社对照当地在全省发展布局中的职能定位,紧密结合区域特点和产业格局,深入挖掘潜在优质客户,积极培育支持中小企业,因地制宜加大信贷投放,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实现与口经济的共生共荣。

 截至去年末,口农信发放支持京津冀交通体系建设贷款余额 6.6 亿元,发放支持京津冀产业转移贷款余额 14.6 亿元,发放支持京津冀生态环境治理贷款余额 18.1 亿元;雄安新区所在的雄县、容城、安新三家农信社发放贷款余额142.2 亿元;2021 年全年发放冬奥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涉奥酒店、冰雪产业、民俗餐饮旅游项目等各类涉奥贷款 20.5亿元,在金融服务“三件大事”的新征程中打上了深深的农信烙印。

  4 深学细悟笃行,奋力开创新局 坚定主动践行“双碳”战略、自觉加快发展绿色信贷。口农信及早进行统筹谋划,加快探索口农信发展绿色信贷的实践路径:一方面根据存量贷款企业的碳排放情况将其划分为加大支持类、维持现状类和必须退出类三大类,实行有保有压、有扶有控的信贷政策,保持信贷投放调整与“双碳”目标实现同方向、同进度、同要求。另一方面逐步将低碳指标引入新增信贷投放管理,确立了力争绿色信贷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的绿色信贷发展要求,加紧制定绿色信贷管理指引和实施方案,梳理绿色信贷政策汇编,筛选试点、加强指导,开创了口农信绿色信贷发展新局面。

 截至去年末,口农信绿色贷款余额 141.9 亿元,全年净增 71.1 亿元,余额接近实现翻倍,增速更是达到了 99.51%,远高于本机构全部贷款平均增速,绿色贷款投放实现新突破。

 服务制造强国,筑牢立国之本 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口农信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坚定服务制造强国战略,靠前服务、主动对接、快速响应,持续加大制造业信贷投放,力争制造业贷款增速高于本机构全部贷款的平均增速。

 贷款投向战略上,口农信把服务支持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推进设计产业发展提升作为信贷业务的重要着力点,

  5 积极对接 2162 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98 家省级专精特新示范企业以及 202 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支持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重点支持战略新兴产业等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贷款服务方式上,紧密结合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周期,量体裁衣制定金融服务方案,努力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积极为符合条件企业办理展期、无还本续贷等业务,有效降低企业的贷款周转成本,落实减费让利政策,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截至 2 月末,口农信投向制造业贷款余额共计 2661.8亿元,占本机构全部贷款的 20.24%,制造业贷款比年初增加31.6 亿元,占全部贷款增量的 10.47%,口农信用情用力做好制造业金融服务,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支持科技强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口农信将科技创新作为重点支持领域,积极提升科技金融综合服务水平,努力实现科技企业贷款余额、有贷款户数持续增长。聚焦科技兴冀、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领域,优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创新发展。研究单列科技企业信贷规模,实施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激励加大信贷投放。探索制定科技金融尽职免责实施细则,鼓励适当提高科技企业贷款不良容忍

  6 度,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实干者撑腰。

 截至去年末,口农信发放科技贷款余额共计 65.8 亿元,全年净增 27亿元,增速达到了 41.1%;支持科技企业 326 户,全年增加了 138 户,增速达到了 73.4%,贷款余额、贷款户数均实现了大幅增长,口农信蹄疾步稳,在优化科技金融服务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展望未来,口农信将踔厉奋发、勇挑重担,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稳中求进、转型求变,加快打造现代金融企业,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口努力拼搏奋斗、贡献强大的金融力量!

 

篇二:2022年纾困政策落实情况汇报

区关于做好惠企纾困政策落实情况

 调查评估工作的汇报

  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扎实做好惠企纾困工作,按照市营商办工作部署,某区在全区范围内对国家惠企纾困政策要点清单、某省惠企纾困政策要点清单进行全面梳理,现将贯彻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具体措施及取得成效

 (一)做好重大企业用工服务工作。全面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今年以来,我区积极行动,重点在宣传氛围、指导企业新型学徒制专业工种选择、培训方案制定及细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召开我区重点企业、培训机构政策解读会议,解答学徒制培训中的问题。强化职业院校基础作用,鼓励支持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参与到学徒制培训中,在我区企业和培训机构中搭建沟通的桥梁。目前已有某市某公司、某某公司、某公司、某公司分别与某经济贸易技师学院、某技师学院联合开展了学徒制培训,培训以中级电工、焊工为主,参与学员某人,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技术工人。

 (二)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政策。某区人社局积极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要求,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支撑作用,截至目前,已发放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某笔,发放金额某万元,

 小微企业贷款某笔,发放金额某万元,共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某万元,完成创业担保贷款发放任务的某%;发放返乡农民工贷款某万元,完成返乡创业农民工贷款发放任务的某%;现已扶持某人创业,带动了某人实现就业。

 (三)支持稳岗扩岗措施。某区人社局通过线上发布微信公众号线下印发宣传页的形式,大力宣传惠企政策。分管领导带领业务骨干实地走访西玛鼓风机、鑫泉能源等多家区重点企业,指导并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就业见习单位。截止目前我区共认定 14 家就业见习单位,本月共有 5 家见习单位,涉及 20 名大学生申领补贴。

 (四)加大外贸企业政策宣传,引导企业参加展览会。一是积极向外贸企业宣讲省、市在对外经贸方面各项促进政策,不断帮助外贸企业提升管理水平,落实省、市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系列政策,引导其用好 RCEP 协议区域市场,针对性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主动为企业争取资金、政策和项目支持,发挥政策资金的杠杆作用,促进外贸企业扩能增收。今年以来共争取外贸中小企业开拓市场项目资金某万元,为外贸企业发展助力动能。二是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展览会。向企业传达《关于组织企业参加 2022 年第六届巴基斯坦国际工业展暨某出口商品(巴基斯坦)展览会的通知》、第 132 届广交会开启展位数量申报的通知,积极引导企业参会,开拓眼界,拓宽市场,减少灾情、疫情、战争等不利因素造成订单

 流失的影响。三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企业进出口受阻。为确保疫情防控和企业进出口工作同步开展,某区商务局对辖区重点企业非冷链货物进出口情况进行每周统计。5 月 3日、17 日协同区疾控中心对某市埃慕迪科技有限公司两批次进口非冷链货物进行现场消杀,对于货物及接触货物的员工进行核酸检测,结果显示货物及人员的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此项活动的开展既保证了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开展,也消除了外贸企业进口的后顾之忧、货物的安全隐患。

 (五)加大对小微企业灾后补助,商贸企业 促消费。一是某区商务局于 20 某某年某月某日收到财政拨付资金《城乡小商户帮扶救助资金》某万元整。对于因受灾造成经营困难、停产停业的上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采取给予一定时期房租补贴等方式,用于支持尽快恢复生产、度过难关。某区商务局已制定《关于对城乡小商户帮扶救助资金的分配方案》,截至目前,已向小商户拨付资金共计某万元,涉及小商户某家,公司商贸企业某家。二是根据《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某市灾后促消费十条措施的通知》(某政办〔20 某某〕某号)和某市灾后促消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某市“灾后重建•情暖某”促消费工作方案》《某市“灾后重建•情暖某”促消费补贴实施办法》制定《某区“灾后重建•情暖某”促消费补贴实施办法》;2021 年 9 月 1 日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期间,我区共受理汽车消费补贴材料某份,拟补贴某元,其中

 省财政奖补某元,市财政补贴某元,区财政补贴某元;共受理家电、家具消费补贴材料某份,拟补贴某元。三是根据《某市“春暖某”促消费工作方案》,某辖区设家电、家具、汽车促消费点位某个,活动时间为 2022 年 5 月 1 日—2022 年 6月 30 日,区商务局配合某市商务局做好某市促消费活动的组织协调、信息报送、工作总结和绩效评估;协调各类媒体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协调财政部门做好促消费活动资金筹措、划拨、支付工作;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做好促消费活动组织开展、监督、审核工作;督促和指导某银联(云闪付)和会计师事务所严格履行工作职责,保质保量完成业务审核和信息推送工作;落实促消费活动承办企业名单,督促促消费承办商家落实配套优惠措施,现某区促销活动工作平稳推进。

 (六)积极组织银企对接会。一是区金融局组织印发了《某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某区融资工作专班的通知》(某政办〔2022〕某号),按照“形式多样、分层推进、精准对接”的原则,围绕我区主导产业、重大项目和企业的融资需求,结合金融机构的不同特色,分层次、分行业、分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政金企对接活动。二是区金融局组织中原银行与我区某余家规上企业和科技型小企业开展了线下银企对接会,联合某乡开展了中原银行专场线下银企对接会,联合区工信局召开了某区线上常态化银企对接会暨启动仪式。组织完成了区政府与中原银行某分行、农发行某市分行、

 农行某分行举行战略合作签约。组织工行某分行、国开行与某区开展了政银合作洽谈。组织召开了某市“行长进万企”推进会暨某区政金企对接会,区委书记杨洁主持会议,市领导某某及市银保监分局、市金融局、某家市级金融机构及区相关部门、辖区企业参加会议。三是 2022 年以来,区金融局已协助企业融资约某亿元。目前正在进行政金企回访工作,已回访了某家金融机构、某家企业,并协调驻区金融机构对某家企业完成授信约某万元。四是某区已形成了多层次资本市场梯队,其中已挂牌新三板企业某家、新四板企业某家,上市后备企业某家、某家四板后备企业。

 (七)全面梳理惠企税收政策。一是对全区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进行广泛的政策宣传、辅导。通过系统查询,发现应享未享的企业及时通知修改报表,补计提可抵减的纳税额,确保该类企业应享尽享。截至目前,全区共有某户企业,享受某万元减免。小规模免征,2022 年截至目前,全区共有某户企业,享受某万元减免。二是分类分批分期引导办理情况。4 月-5 月,我局增值税留抵退税退税户数某户,税款某万元。其中:分类型统计大型户数 0 户、税款 0 万元,中型户数某户、税款某万元,小型户数某户、税款某万元,微型企业户数某户,税款某万元。其中:分行业统计六个行业共审批某户,某万元。三是做好案头分析,精准锁定退税目标。对截至 2022 年 4 月份已入库的申报数据进行分析,对

 应享受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政策而未及时享受的进行筛选,确定共涉及某户纳税人、某条申报数据存在应享未享。经与前期享受缓交退税数据比对后,最终对某户纳税人的某条应享未享数据进行退抵税审批,审批金额某万元。目前已完成全部退税审批任务;对市局推送的新办企业疑似应享未享清册,涉及某条申报信息、逐条进行案头分析,对存在问题的,及时提醒、辅导纳税人发起退税申请,确保 100%享受优惠政策;对已享受缓缴政策但未享受“六税两费”优惠政策的纳税人,共涉及某条申报信息,查找未享受原因,并由办税服务厅人员逐户进行申报更正。

 (八)及时拨付企业奖励资金。一是我区推荐 6 家规上工业企业申报满负荷生产财政奖励资金,经市工信局、市财政局组织专家评审反馈结果,我区 4 家申报满负荷生产 10 万元奖励资金通过评审。二是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家;建立某省“专精特新”培育库,在库企业某家。4月组织某等某家企业申报 2022 年度某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三是对开展职工技能提升培训的企业进行补贴。2022 年1 月份,拨付远大职业培训学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补贴某元;某机械公司某元;某公司某元。

 (九)对重点人员开展免费核酸。一是对快递人员、冷链人员(从事冷链运输、装卸、保洁等高风险岗位人员)、农贸市场从业人员、7 天内省外来返新人员、货车企业人员、

 物流园工作人员、国际邮件从业人员(从事运输、装卸、分拣、保洁等高风险岗位人员)等某类企业人员开展免费核酸检测工作。截止目前已免费为 7 类企业人员核酸检测某人次。二是为园区企业免费发放口罩某个,公共场所服务企业免费发放口罩某个,免费为园区企业发放消杀药品并聘请第三方消杀公司对园区环境进行免费消杀。三是 6 月 1 日起核酸检测将实行全部免费检测。

 (十)坚持绿色发展,促进企业升级改造。按照某省生态环境厅“某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加快推进钢铁、水泥行业超低排放评估监测工作的通知”对全区某家水泥行业(某市金灯水泥有限公司、郑州市坤泰建材有限公司某分公司、某市原平水泥有限公司、某亿丰建材有限公司、某平原同力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超低排放治理,5 家企业已按照要求,于 2020 年底完成了治理任务并通过了专家验收。

 二、存在问题

 (一)融资模式有待转变。我区资本市场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兄弟县区相比、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许多企业只有一个“上市、资本市场”的概念,对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巨大作用及条件要求认识不清;二是在本土企业培育和外地优秀企业引进方面还有许多现实问题需要解决,如税费减免、用地及用工优惠政策、水电通

 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等共性问题尚需一个切实的解决办法和政策;三是在企业挂牌上市的具体过程中,实际运作人才比较匮乏。如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本或公共资源等对企业进行参股,实现多方合作共赢等具体操作方面缺乏专业人才支撑等。

 (二)上级奖励性资金补贴不到位。2021 年某月某日某市财政局某市科学技术局联合下发的《关于下达某市 2021 年市级科技专项资金的通知》涉及我区某家企业某万元、《关于下达 2021 年企业研发财政补助专项资金的通知》涉及我区某家企业某万元,合计某万元未拨付企业。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积极主动作为,开展金融机构上门对接。围绕“抓好灾后重建、再造一个新某”的目标,以前期的“某区政金企对接会”为契机,每月到各市级金融机构拜访,建立常态化沟通渠道,邀请各金融机构到我区开展专项银企对接活动,推介我区重点项目和重点产业,争取更多的信贷投放和审批权限等政策倾斜,与实际金融机构开展务实有效的战略合作。督促驻区金融机构派出金融专家队,针对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提供上门服务。鼓励企业在做好风险防控的基础上,引导企业利用政策机遇不断壮大发展。

 (二)强化信贷引导,助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跟踪服务重大项目资金需求。完善重大项目融资保障机制,积极对接政策性银行,聚焦灾后重建、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重点

 项目,争取专项信贷和长期资金保障。推动重大项目主办银行机制,建立融资工作协调机制,推动金融资源融入项目谋划、招商、签约、开工、投产等全流程,在各行业、各领域探索标准化、可复制的融资模式。持续推进“金融助万企专项行动”,完善融资工作协调机制,确保信贷增量与经济发展需求相匹配。

 (三)加大对惠企政策宣传力度。继续采取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宣传国家、省惠企纾困政策,帮助企业解决惠企政策落实中遇到问题。同时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各项政策优惠,服务好企业,为企业发展提供帮助。

篇三:2022年纾困政策落实情况汇报

2022 全市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情况的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 2022 年度工作要点安排,市人大常委会抽组调研组,由常委会副主任、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 XX 同志带队,于 7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先后赴 XX 县、XX 县、XX 县、XX 县和市本级,通过听取政府工作汇报、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调研等形式,对全市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同时,委托其他旗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对本行政区域内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在实地调研中,调研组深入到中小企业、就业服务中心等机构,重点调研了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疫情期间援企稳岗、公共就业服务和管理、重点群体就业等工作。现将具体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开展情况 为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就业和民生,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做好全市就业工作,通过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举措,优化就业环境,使我市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到目前(截止 7 月底,下同),全市城镇新增就业 6580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 77.3%;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 3813 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 109%;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2216 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 68.2%;零就业家庭实现了动态清零。

 (一)认真宣传和落实稳定和促进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畅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一是大力开展就业政策宣传辅导行动,扩大

 政策知晓率和覆盖面。根据企业和劳动者实际需求,编写了涉及金融服务、复工复产、稳定就业、法律服务等相关内容的《政策汇编》及时发放到企业和待岗就业人员手中,帮助他们切实掌握国家有关就业优惠政策。二是认真兑现普惠性减税降费政策,积极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到目前,共为企业办理留抵退税 21.25 亿元。三是全面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切实稳定就业岗位。落实创业就业培训、创业贷款、五类重点人员创业补贴等就业优先政策,让更多的就业群体享受国家“稳就业”优惠措施。四是积极推进部门协作与信息共享,形成稳企业保就业政策落实工作合力。加强人社局、退役军人事务局、扶贫办、教育局等部门数据共享和工作协同,及时共享有关吸纳就业重点行业企业、就业重点群体基础信息,通过“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贴心的政务服务。

 (二)多措并举保居民就业,充分发挥就业服务功能。一是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全面提升服务水平。优化线上线下招聘服务,依托“XX现场招聘云服务”、XX 市“直播带岗”基地等平台,围绕我市“五大经济”“十条产业链”和重点群体,常态化开展各类招聘活动。积极推进线上零工平台应用,制定了《XX 市线上零工市场平台推广应用(试行)方案》,进一步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到目前,向灵活就业人员发布各类求职信息 884 条。今年 5 月,XX 市线上零工市场平台被“蒙速办”移动端评为“盟市十佳应用”。二是持续加大创业扶持力度,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扶持创业孵化载体建设,全市建成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27 家,其中全国创业孵化示范性基地 1 家,国家

 级众创空间 2 家,自治区级示范性园区 5 家。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作用,到目前,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2535 万元。三是积极争取上级预算内项目,带动更多人员就业。到目前,全市争取到涉及农牧林水及生态、城建、交通、以工代赈示范、易地扶贫搬迁等重点领域项目共计 47 项。四是强化技能人才建设,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围绕市场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到目前,全市就业技能培训 6153人,创业培训 2338 人,其中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 1397 人;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认定 6509 人,获证 5829 人。

 (三)突出重点群体就业,切实兜牢民生底线。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农牧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千方百计促就业、拓岗位。一是针对高校毕业生群体就业压力较大的实际,加快启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和人才引进。今年,全市拟招聘各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2179 人。我市各高校还开展了“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二是切实推动退役军人就业政策落地见效,帮助退役军人实现高质量就业。结合退役军人自身特点及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的制定就业培训计划,并组织专场招聘活动。今年,接收各类安置人员 67 人,委托人事考试中心完成了 89 名大学生士兵招聘工作。三是加强残疾人就业创业保障,促进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实现新突破。下达培训补助资金 55 万元,到6 月底,培训残疾人 855 人。在集宁区注册民办非企业机构“XX 市大诺助残圆梦服务中心”,建成了电焊培训、零分贝理发、盲人按摩实

 训等为一体的残疾人就业基地。四是全力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帮扶。全市脱贫人口务工就业 41369 人,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 10934 人已全部就业。五是推进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春风行动”等招聘活动送岗位、开展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开展京蒙劳务协作等方式努力促进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到目前,实现农牧民转移就业 38.7 万人(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 103.1%;其中转移 6 个月以上的 32.8 万人(次)。六是加强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健全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长效机制,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灵活就业等措施,强化就业困难人员兜底安置,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到目前,全市开发代管公益性岗位 5296人。

 (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聚焦市场主体需求,着力落实优化营商环境 90 条措施。一是优化市场主体准入机制。完善企业开办“网上办”“掌上办”,开展“一照多址”“一址多照”改革,实行分支机构、连锁门店集中登记,提升市场准入智能化服务水平,促进更多市场主体便捷准入。二是落实市场主体歇业制度。帮助有经营意愿的困难市场主体暂时“休眠”“停机保号”,为今后发展留住青山。三是培育和扶持市场主体发展。发挥个体工商户发展部门联席会议作用,开展“走基层、办实事、优环境”专项行动,务实解决市场主体反映的困难问题。

 二、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我市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但受疫情常态化、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稳就业工作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受疫情影响,稳就业保就业面临较大风险压力。一是农民工外出就业不稳定性增加。由于部分行业产业吸附就业能力下降,加之传统行业加大了技改投入,调结构促转型也使企业的用工人数呈下降趋势,致使农民工外出就业意愿减弱。二是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限,旅游、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行业运行压力较大,吸纳就业和稳定岗位能力不足。疫情对整体创业氛围和创业者信心影响较大,创业活力明显降低。

 (二)就业结构性矛盾还需破解。一是存在着就业难与部分岗位招工难现象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大量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有岗无人”,难以满足用工单位需求;另一方面,一些普通的非专业技术性岗位“有人无岗”,部分求职者对岗位期望值过高,不愿到生产一线岗位就业,导致劳动力供求失衡。二是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带动就业效果不明显。农村牧区常住人口老龄化严重,部分人员学习技能积极性不高,参加政府组织的培训意愿不强,存在“政府部门热、培训群体冷,培训机构热、基层企业冷”现象。三是部分劳动者择业观念单一。以 80 后、90 后为代表的新生代劳动力和老一辈劳动力就业观念差异大,他们更期望从事更加体面的工作,认为体制内职工、大企业员工才算真正的就业。

 (三)公共就业服务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基层公共就业服

 务机构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劳动力就业情况底数掌握不清,对各类待岗就业人员基础信息及相关变动情况了解不及时,做不到因人分类施策。各旗县市区因编制、经费等不足,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工作人员力量单薄,流动性较大,致使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不强。二是传统的政府主导型就业服务难以满足劳动者的就业需求。就业创业服务在基层、乡村和企业的延伸还不到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三、对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的建议 (一)始终抓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持续优化就业环境。一是完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建设,加强就业政策之间的统筹协调。结合人民群众需求端以及我市就业工作实际,出台或更新相关就业促进政策。二是政府部门、群团组织、职业中学、各类企业和培训机构要整体联动,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业链与人才链的有机衔接,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合理设置实用课程,加强城乡剩余劳动力短期技能培训,教育引导劳动者消除“等靠要”思想,转变单一狭隘的择业观念。三是构建常态化援企稳岗帮扶机制,持续激发其就业岗位创造能力。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就业服务保障工作。四是加大就业宣传力度。充分利用融媒体、直播平台等,开展“云招聘”,有效扩大企业招聘渠道,更好的宣传企业用工条件及需求。利用乡镇网格员和现有网格群,发布用工需求信息,扩大农村牧区招聘范围。

 (二)坚持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导向,不断扩大就业容量。一是围绕我市大数据、物流枢纽、绿能基地、首都“中央厨房”产业,加快大型企业与人才引进工程,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就业扩容提质。二是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落实好各项创业扶持政策,拓宽创业融资渠道,优化创业审批程序,构建“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创业发展环境,切实发挥好创业带动就业。三是及时补齐新就业形态发展中存在的制度短板,人才短板、服务短板,进一步构建完善覆盖新就业形态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新就业形态行稳致远。四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壮大县乡村促就业内生动力,支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三)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量和水平。一是加强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和信息化建设。以满足工作需要、方便群众为原则,构建起覆盖旗县、乡镇、村(社区)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准确掌握劳动力就业情况,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因人施策,及时为各类待岗就业人员提供就业信息。二是充分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公共服务整体效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事项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三是加强各项就业服务措施的衔接配合。建立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就业见习、创业服务等服务项目有机结合机制。充分运用就业创业服务补助补贴政策和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机制,支持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社会组织等承接基层基本公共就业服务,扩大服务供给,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

 今年以来,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局坚持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推进经济就业协同发展,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在减负、稳岗、扩就业等方面精准施策,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努力化解疫情对就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力抓好“六稳”之首稳就业这一中心工作,确保全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营造支持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 一是定期在县政府网、县电视台、“仁化就业”小程序、微信公众号、11 个镇(街)125 个村(居)人社平台发布企业招聘信息 4 期共5125 条。二是通过网络招聘平台、微信公众号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 8 期,以及结合现场招聘会开展就业政策宣传 3 期,发放就业政策宣传资料 230 份,群众政策知晓率进一步提高,办证、认定、咨询和申领政策补贴人数同期对比均有大幅增长。三是积极倡导广大外出和返乡务工人员选择本地企业就业。印制和发放《致全县外出和返乡务工人员的倡议书》和《仁化县重点用工企业招聘信息》宣传单张 3 万份;通过中国电信、中国移动运营商发送倡议手机短信 2 万条。四是主动开展疫情防控政策宣传。通过县电视台、微信公众号、仁化招聘会企业微信群、“仁化就业”小程序开辟“共度时艰 人社抗击疫情动态”专栏,先后发布《撑企力度再加码 就业社保政策“大礼包”》、《人社领域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发展政策解读和工作指引》、《仁化县复工复产温馨提示》、《仁化县人社局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涉企

 政策之重点就业创业补贴》等政策内容,转发省、市有关疫情防控政策宣传资料。

 二、强化援企稳岗政策力度,助力企业脱困发展 为助力企业脱困发展,加大援企稳岗政策力度,我局对本县拟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采取主动服务方式,对 30 人以上拟符合申请条件的 88 家企业采取电话通知方式确保企业通知到位;对 30 人以下拟符合条件的 894 家企业根据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宣传,确保辖区所有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通知到位。同时,采取送政策下企业方式,通过局劳动监察大队、劳动关系股、社保股等业务部门进企业宣传劳动保障政策,一并宣传失业保险稳岗补贴返还政策,进一步做好主动服务,加快稳岗返还工作进度。目前,已审核支付企业 33 家,返还失业保险稳岗补贴 41.21 万元。

 三、用好用活用足各项政策,充分发挥就业资金使用效益 截止 5 月底,共发放和使用各项就业资金 68.26 万元,政策惠及人数达 347 人次,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用工成本,增强了企业活力。其中:受理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 105 人 11.52 万元,企业吸纳社保补贴 80 人 14.97 万元,岗位补贴 101 人 20.3...

篇四:2022年纾困政策落实情况汇报

2022 复工复产助企纾困政策实施心得体会

  随着各地复工复产步伐加快,助企纾困的政策效应不断显现。但要看到,一些政策在设计上与最终落地效果存在一定偏差,影响了广大市场主体的获得感。要继续强化纾困帮扶政策力度和效果,抓痛点、除盲点,把对市场主体的短期纾困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兼顾远近、协同发力,努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

  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要稳住市场主体,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这是在面对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多点反复、一些“超预期”因素突发的新情况下,中央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全力做好稳增长工作的一次再动员、再部署。

  今年以来,有关部门和地方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帮助广大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从国务院办公厅 20 条举措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等 14 部门 43 项政策助力服务业恢复发展,再到金融财税部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以及地方版的“天津 15 条”“上海21 条”“广东 47 条”……这些政策“组合拳”立足保经济、保民生,全力以赴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千方百计帮企业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夺回来。

 从实际效果来看,随着各项政策举措的落地实施,各地复工复产步伐加快,物流不畅、产业链供应链“断链”等现象大为改善,助企纾困的政策效应不断显现。但也要看到,一些政策在设计上与最终落地效果存在一定偏差,有的政策措施门槛过高,让本应享受到政策扶持的中小企业望而却步;有的政策文件缺乏实施细则,基层执行起来无所适从,不仅影响了广大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也让政策的效果打了折扣。

  以当前普遍实施的“白名单”制度为例,各地按照中央部署,围绕重点医疗物资、重要生活物资、农资化肥和基础工业产品等生产供应,确立了当地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白名单”。但有企业负责人抱怨:自己虽然属于“白名单”企业,但车间依然开不了工。原因很简单:上游的配套供应商规模不大,没有被纳入当地“白名单”,还没能正常生产。供应商的产品到不了车间,整个生产线基本就动不起来。

  综合运用多种形式的产业补贴,减轻疫情对各类市场主体的经济冲击,是很多地方助企纾困的一条重要举措。这些地方因地制宜采取税收减免、低息贷款、信贷担保等补贴政策,实实在在地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振信心渡难关。不过,也有企业反映,当前产业补贴政策的发力点与企业实际痛点不一致,前两年效果较好的税费减免等政策,在今年似乎有点“药不对症”。一个主要原因是,今年企业经营压

 力的重心,已从之前的税费支出转到了如今的市场需求疲软,而后者恰恰是不少地方纾困政策的盲点所在。

  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我国防疫情、稳经济的一个基本思路。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强调“高效统筹”,既是基于当前病毒变异和传播新特点作出的新部署,也是对实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一目标提出的新要求。

  当然,“高效统筹”能不能做到,关键还是要看落实见实效。一方面,要加快落实已发布的政策举措,抓紧谋划储备一批新的政策工具,在加大相机调控力度的同时,把握好目标导向下的政策提前量和冗余度;另一方面,要强化纾困帮扶政策力度和效果,在确保纾困政策直达市场主体的同时,继续抓痛点、除盲点,把对市场主体的短期纾困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兼顾远近、协同发力,努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

篇五:2022年纾困政策落实情况汇报

/p>

 录

 2022 年某市疫情防控和保供保畅工作情况汇报

  贯彻落实《关于切实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的通知》心得体会发言

 2022 年某市疫情防控和保供保畅工作情况汇报

 **组长,各位领导:

 刚才我们**个部门围绕保供保畅工作作了发言,业务上已经汇报的比较详细,下面我再简单做个补充汇报。

 今年以来,新冠疫情多点爆发、形势严峻,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逐步增大。从一季度经济指标来看,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亿元,增速**%(去年同期**%),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去年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速**%(去年同期**%),增速较去年同期明显下滑。尤其是企业经营层面,面临了成本猛增、订单骤降、物流受阻、员工紧缺等一系列“卡脖子”问题,已经危及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根据前阶段的调查研究,二季度,在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需求走弱、俄乌冲突导致出口市场不确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稳定、国内上下游供应链和物流运输不畅、国外疫情恢复、东南亚劳动密集型企业全面复工以及国内疫情防控等多重背景下,工业经济仍面临较多的不稳定因素,我市的传统行业,如**、**、**等行业普遍反映一季度的增长主要来得益于上一年的在手订单,预计二季度开始出现需求逐渐转淡的趋势,相应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将会越发严峻。中央、省委等各个层面大抓保供保畅工作,很及时也很有必要。我们将全力统筹疫情防控和保供保畅工作,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两战双赢”。

 一是确保防疫政策不加码。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对于中央、省委制定的各项政策,确保严格执行、绝不擅自加码。我们将全力落实好全国统一通行证制度和“即采即走即追”闭环管理,迭代完善货车司机防疫服务站,加强高速公路服务区联防联控,做好涉沪重点物资运输保障,督促货车司机落实核酸检测,确保各级政策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是确保防控措施不松动。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重大的政治任务,牢固树立“别人生病我们吃药”的忧患意识,努力查找防控漏洞和管控盲区,坚决果断采取相应措施。在严格落实测温亮码验报告、闭环管控严消杀等常规动作的基础上,重点细化落实好动态追踪机制,如遇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的情况,确保应急处置流程第一时间激活、货车司机第一时间追回、风险人员第一时间管控。同时,在继续加强防疫服务站建设,为货车司机提供抗原和核酸检测、停车、休息、餐饮等一站式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数字赋能,通过扫码留痕、愿检尽检等有效措施,真正寓管理于服务。

 三是确保惠企服务不缺位。我们将深刻领会关于保供保畅工作的深刻内涵,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助企纾困保民生的各项举措。我们将积极对接政策,按照“第一时间+顶格优惠”原则,坚持能早则早、能快则快、能多则多,加快出台完善“5+4”稳进提质政策包,推动上级政策直达快享,加力提速确保“双过半”。坚持感情至上,继续迭代升级“市长直通车”,

 落实好“助企服务团”“三服务”等工作载体,动态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及时协商破解企业经营难题;注重全面覆盖,加强调研、深入摸排,全面掌握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困难诉求,找准工作的发力点,提高政策的覆盖面、普惠性;做到“三个稳链”,发挥好政府作用,进一步循环畅通产业链、资金链、信用链,更好地激发经济活力、促进经济稳进提质。

 贯彻落实《关于切实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的通知》 心得体会发言

 日前,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切实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的通知》。《通知》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全力保障货运物流特别是医疗防控物资、生活必需品、政府储备物资、邮政快递等民生物资和农业、能源、原材料等重要生产物资的运输畅通,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物流货运一头连着百姓的餐桌,关系民生保供,一头连着企业生产,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重要性不言而喻。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但生产生活不能画上休止符,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保民生、保供应,是摆在政府部门面前的必答题。畅通物流“毛细血管”,保障抗疫和生产所需物资供应,关乎千家万户的冷暖,关乎千行百业的生计。只有坚持战疫保供一起抓、两不误,切实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才能筑牢抗疫保障线,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实后盾,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

 新冠病毒要防住,生产生活要保住,不是一道非此即彼的单选题。当前,一些地方本土聚集性疫情点多、面广、频发,多地对高速公路加强管控措施。一些地方疫情防控政策不统一,如对绿码但带星号的司机一律劝返,一些地方对凡是中高风险地区的货车一律劝返,还有货车特别通行证跨省不互认等,加之不科学、

 不合理的高速管制导致拥堵等因素,造成货车通行不畅。

 物流运输受困,与之相连接的企业端和客户端都受到很大的影响。商家由于“进货难、发货慢”而导致订单明显下降、消费者由于迟迟收不到货而频繁投诉,物流企业更是面临因未能按时配送而违约受罚的风险。必须承认,避免物流供应链成为病毒传播链固然重要,但防疫政策与保供政策必须统筹兼顾,决不能借疫情之名层层加码和一刀切,影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

 货运物流是保障社会物资正常流通的重要依托和渠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快递物流停运无法发货、电商销量锐减生意惨淡、货车司机被堵路上运力削减。在疫情出现反复、全国本土疫情多点频发的严峻复杂形势下,包括货运在内的物流保通保畅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求促进国际国内物流畅通,全力保障货运物流特别是重要生产生活物资运输畅通,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近段时间,从交通运输部要求严禁在高速公路主线和服务区设置防疫检测点,到吉林、辽宁等省受疫情影响地区建立农资“点对点”保供运输绿色通道,再到上海建立保供“白名单”、让流通节点应开尽开……各地各部门及时出台政策,为保运保供保链扫除障碍。希望相关措施尽快见效,保障疫情之下的运输物流畅通。

 纾解保供难点堵点,必须依靠精准政策保驾护航。为把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通知》落到实处,一方面,

 广大货车司机要做好个人防护,切实做好核酸检测、健康监测,以及落实好涉疫地区的封闭管理举措,主动服务疫情防控和运输保障的需要。

 另一方面,各地要优化防疫通行管控措施,全面规范科学设置高速公路防疫检测点,统筹好疫情防控和运输保障,确保货车快速通行,确保全国物流畅通。

推荐访问:2022年纾困政策落实情况汇报 情况汇报 落实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