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观后感7篇

时间:2022-11-27 13:40:08 来源:网友投稿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观后感7篇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观后感 /学/习/专/题时间:2021.08.25学习2021年总书记在河北承德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观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观后感7篇

篇一: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观后感

学 / 习 / 专 / 题时间:2021.08.25学习2021年总书记在河北承德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 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前 言2021年8月23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承德市考察并作重要讲话,在河北省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切实抓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章节内容第一章 总书记2021年河北承德考察之行CONTENT第二章 学习总书记在河北承德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1、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2、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4、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第三章 学习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塞罕坝精神5、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P A R T 0 1总书记2021年河北承德之行

 总书记河北承德考察之行 01第一站在承德避暑山庄考察 第二站在承德博物馆参观展览 第四站在双滦区偏桥子镇大贵口村考察 第五站8月23日至24日,习近平在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省长许勤陪同下,深入国有林场、文物保护单位、农村、社区等进行调研。在承德市高新区滨河社区考察 第六站在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前往普宁寺考察调研 第三站

 总书记河北承德考察之行 0123日下午,习近平首先考察了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塞罕坝机械林场。习近平来到海拔1900米的月亮山,远眺林场自然风貌,听取河北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塞罕坝机械林场情况介绍,对林场打造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的一体化资源管护体系,守护森林资源安全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月亮山上建有集防火瞭望和资源管护为一体的望海楼。习近平亲切看望驻守望海楼13年的护林员刘军、王娟夫妇,并登上望海楼,详细了解他们的日常工作和饮食起居情况,称赞他们默默坚守、无私奉献,守护了塞罕坝生态安全。在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

 总书记河北承德考察之行 01尚海纪念林位于塞罕坝机械林场原马蹄坑造林会战区,是百万亩林海起源地。习近平来到这里,沿木栈道步行察看林木长势,了解动植物保护等情况。习近平对林场的工作给予肯定,并再三叮嘱,防火责任重于泰山,要处理好防火和旅游的关系,坚持安全第一,切实把半个多世纪接续奋斗的重要成果抚育好、管理好、保障好。要加强林业科研,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在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

 总书记河北承德考察之行 0124日上午,习近平考察了承德避暑山庄。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习近平察看山庄主要建筑和旅游服务设施,详细了解山庄历史和文物保护工作。在承德避暑山庄考察

 总书记河北承德考察之行 01离开避暑山庄,习近平前往普宁寺考察调研。普宁寺始建于1755年,属于典型的汉藏合璧式寺庙。习近平仔细察看有关历史碑刻以及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听取宗教工作等情况汇报。前往普宁寺考察调研

 总书记河北承德考察之行 01随后,习近平来到承德博物馆,参观《望长城内外——清盛世民族团结实录》展览。习近平走进展厅,不时驻足察看,详细了解清代民族关系发展和多措并举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国家统一等情况。在承德博物馆参观展览

 总书记河北承德考察之行 01当天下午,习近平乘车来到位于滦河北岸的双滦区偏桥子镇大贵口村考察调研。习近平十分关心当地推进乡村振兴情况,走进村山谷市集、卫生室,了解特色农产品市场销路、品牌打造,以及改善村民医疗卫生条件、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等情况。在双滦区偏桥子镇大贵口村考察

 总书记河北承德考察之行 01傍晚时分,习近平来到承德市高新区滨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近年来,该社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企业运营、社会参与的方式,为社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探索解决老年人健康医疗、生活照料等问题。习近平察看信息化平台、适老化改造等项目,详细询问服务范围、救助方式等事项。在承德市高新区滨河社区考察

 P A R T 0 2学习总书记在河北承德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

 传承好塞罕坝精神希望你们珍视荣誉、继续奋斗,在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推动绿色发展、增强碳汇能力等方面大胆探索,切实筑牢京津生态屏障。指出我国人工林面积世界第一,这是非常伟大的成绩。塞罕坝成功营造起百万亩人工林海,创造了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的典型,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机械林场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 01

 传承好塞罕坝精神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01塞罕坝林场建设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史。你们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这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示范意义。1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2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02• 习近平指出,我国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大国。承德避暑山庄底蕴深厚,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宗教与社会相适应、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丰富内涵,以利于更好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

 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03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包括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内的小康社会。实践充分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要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好研史学史工作,整合历史研究资源和力量,提高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更好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04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即使未来我国城镇化达到很高水平,也还有几亿人在农村就业生活。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我们要通过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更加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行动

 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05要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要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研究完善政策措施,鼓励老年人继续发光发热,充分发挥年纪较轻的老年人作用,推动志愿者在社区治理中有更多作为。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老年人多方面需求

 P A R T 0 3学习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精神溯源 01“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辽、金时期,被称作“千里松林”,清朝在此设立“木兰围场”随着清王朝历史的推移,森林植被遭受到破坏,原始森林荡然无存。1962年,我国决定在木兰围场建大型机械化林场。55年来,老中青三代塞罕坝人造起了112万亩的世界最大人工林,浩瀚森林已经恢复当年的活力,为京津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

 塞罕坝精神溯源 01自1962年建场以来,几代塞罕坝人伏冰卧雪、艰苦奋斗,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下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目前,林场内林地面积达到112万亩,林木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每年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可供199.2万人呼吸一年之用。据评估,塞罕坝资源总价值达到202亿元。特别是半个多世纪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塞罕坝人铸就了“忠于使命、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想,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塞罕坝林场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想

 塞罕坝人创造了哪些奇迹? 0201 02 03 04重建了人工林生态系统,有效阻止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改变了周边小气候,增强了周边农区、牧区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幅增加了森林资源,培育出占全省国有林蓄积量35%的森林资源。富裕了一方百姓,为助推脱贫攻坚和绿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05涵养净化了京津水源和空气,被誉为“华北绿肺”。塞罕坝林场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缘,解放初期是“飞鸟无栖树,黄沙满天飞”的荒原沙地。如今,塞罕坝林场内林地面积达到112万亩,资源总价值达到202亿元。具体来说,塞罕坝取得了以下显著成绩:

 塞罕坝精神实质和内涵 03半个多世纪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塞罕坝人铸就了“忠于使命、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想,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具体来讲,塞罕坝精神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二是推进绿色发展的不懈追求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坚持生态优先,努力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共进。三是攻坚克难的顽强意志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勇于直面困难,矢志艰苦奋斗。四是久久为功的执着信念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一茬接着一茬干。

 学习罕坝精神做“塞罕坝”式合格党员 04塞罕坝之所以能从“黄沙遮天日”的莽莽荒原变成“绿荫映蓝天”的万顷林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终秉承勤俭节约,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新时代要求我们仍需深入学习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精神,正视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做好长期苦战、奋战的思想准备,反对奢靡之风;以焦裕禄、杨善洲等模范人物为榜样,坚持牢记使命、励精图治,坚持奋发有为、艰苦创业,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始终昂扬向上,不怕艰难困苦,不贪安逸享受,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图空名、扎实工作,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坚决抵制铺张浪费。1、学习塞罕坝精神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学习罕坝精神做“塞罕坝”式合格党员 04塞罕坝人肩负着“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蓄水源”的使命,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条件多么艰苦,使命与责任始终如灯塔般引领着他们前行的方向,几代人前赴后继、薪火相传。学习塞罕坝精神,就要学习他们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对事业绝对忠诚的职业操守。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对党忠诚,坚守政治规矩,严守政治纪律,明确政治方向。要常怀忠诚之心,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工作中把握方向,保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在各种诱惑面前理想坚定,在关键时刻靠得住。2、学习塞罕坝精神树立牢固的理想信念

 学习罕坝精神做“塞罕坝”式合格党员 0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几代塞罕坝人的艰辛付出,科学攻关,营造出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也为社会提供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在新形势下,党员干部更要有变革求新的勇气、意识和信心,始终保持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魄力,始终保持不甘落后、力争上游的勇气,始终保持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韧劲。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不断开阔视野,与时俱进,以创新的思路、创新的举措解决问题,努力做到观念上有新飞跃,思路上有新突破,工作上有新标准,作风上有新改进,永葆蓬勃的朝气、昂扬的锐气、浩然的正气。3、学习塞罕坝精神发扬开拓创新的精神

 文 / 件 / 专 / 题 / 学 / 习感 谢 大 家 观 看 聆 听

篇二: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观后感

扬塞罕坝精神 最近央视一套播出的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 8.2 分,这是国产电视剧罕见的高分,这是一部根据塞罕坝第一代造林人真实故事改编的电视剧。塞罕坝是蒙汉合壁语,意为“美丽的高岭”,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历史上的塞罕坝是一片树木参天,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地方,曾作为皇帝狩猎之所,清朝后期由于国力衰退,日本侵略者掠夺性采伐,连年不断的火山及农牧活动,树木被采伐殆尽,大片森林荡然无存,解放初期为减少京津冀地区的风沙危害,国家指定由林业部和河北省在承德境内高原荒漠塞罕坝建机械林场,抵御浑善达克和科尔沁沙地南侵,来自全国 18 个省市的林业大中专毕业生,在平均海拔 1500 米,最低气温超过零下 43°的恶劣环境下,在长达半个世纪里,通过塞罕坝三代人 55 年的艰苦奋斗,成功营造起让中国人骄傲的、全世界最大的人工林海。我最喜欢主演冯程说过的一句话:“为什么我的眼睛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种不活树,绝不下坝”。他们为了让塞罕坝变回美丽的高岭,让会唱歌的小鸟回来,让青山绿水都回来,也正是这个信念支撑着他们,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终于偿还了历史的欠账,这是一段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创举。

 塞罕坝人种下的不仅仅是一棵棵树,更是一种信念,一

  种精神,造就的不仅仅是一座“美丽高原”,更是一座受人景仰的“精神高地”。今天的塞罕坝早已由原来的“黄沙遮地”发展成为今天林业系统的一面旗帜,这一切靠的是塞罕坝人在工作中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保持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的作风,开拓创新为支撑,发扬钉钉子精神,学习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拼劲和创劲。我们应该弘扬塞罕坝精神,从身边做起,在工作中要勤奋肯干,努力适应各种环境,不断对自己提高要求,学以致用,敢于直面各项挑战,奋发有为,一代人接着一代人,驰而不息,塞罕坝人艰苦创业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篇三: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观后感

dquo;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 作文推荐 6 6 篇党 敬爱的党 心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百年岁月峥嵘,百年风雨兼程,百年风华正茂。7 月 1 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上强调:“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寄语新时代青年要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当秉承先贤初心,信仰如山、信念如铁、信心如磐,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承诺。“ 苟利国家生死以 , 岂因祸福避趋之 ” , 理想点亮奋斗之路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只有筑牢信仰之基,“青春之花”才能在干事创业中璀璨绽放。青年干部要把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忠诚于岗位作为坚定的人生信仰,融入自己的血液和灵魂,始终做到听党的话、跟党走。要用学习支撑理想,苦练内功,提升本领,敢于挑战自我、攻坚克难,多接几回“烫手的山芋”,多当几次“热锅上的蚂蚁”,在千磨万击中练就过硬本领,用理想点亮奋斗之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 , 吾将上下而求索” ”, , 实干开创奋斗之路。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青年干部理应喊出“强国一代有我在”的响

 亮口号,坚信“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让奋斗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青年干部想要当“大任”、担得起“大任”,就要勇于解开思想上的扣子,迈开实干的步子,以强烈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脚踏实地刻苦奋斗,从小事做起、从简单的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用实干开创奋斗之路。“ 千磨万击还坚劲 , 任尔东西南北风 ” , 坚守笃行奋斗之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代青年干部,既要有攻坚克难的勇气,也要有打持久战的毅力;既要有一心为民的情怀,也要有不忘初心的坚守;既要有真抓实干的作风,也要有脚踏实地的态度。青年干部要把苦难当老师,在顺境中不骄不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要能上能下,向下扎根、打牢基础,主动到艰苦的地方去磨练。青年干部要肩负使命担当,凝聚奋斗力量,坚定理想信念,用青春挥洒热血,用拼搏诠释梦想,用汗水铸就辉煌,用坚守笃行奋斗之路。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青年干部将与祖国同呼吸,共进退,将理想信念铭记在心,将担当使命永挑肩头,将奋斗融入党的伟大事业,把青春献给党,同心向党奔赴远方。“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以青春之 “ 我 ” 回应 “ 强国有我 ” 的时代强音一百年前,一群高举马克思火炬的新青年,用鲜血与生命探索“中国该往何处去”道路,一百年来,无数热血青年在中国建设发展中奉献自我的青春,一百年后,新时代青年在天安门广场发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时代强音。如今,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起点,作为青年干部,应该担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篇章,始终坚守初心,坚持奋斗,持续创新,以青春之“我”回应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以初心之 “ 我 ” 牢记 “ 为有牺牲多壮志 ” 的激昂斗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回望我们党的百年征程,从石库门的到天安门,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到长征路上的风雨无阻,从陈望道小小柴房中品味“真理的味道”到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铁血誓言。那是一个年纪轻轻就能为民族危亡、国家振兴抛头颅、洒热血的时代,再看如今,方志敏期盼的“可爱的中国”已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二个百年的奋斗征程已然在我们新时代青年的脚下。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在面临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深水期,在新发展格局和新发展阶段下,中国未来的发展必然会遭遇许多前人未曾经历的困难险阻,但我们必将把百年征程中凝聚的信仰初心装在心里,赓续革命先烈的红色根脉,传承感人肺腑的红色基因,将党的百年历史凝聚的精神伟力装进行囊,向下一个百年再出发。

 以奋斗之 “ 我 ” 展现 “ 敢教日月换新天 ” 的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当前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新征程却依旧道阻且长,实现伟大理想,需要每个青年干部用实际行动担当时代使命,用实干担当走好我们这代人的“长征”。回望百年沧桑,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在历史的洪流中用矢志奋斗激荡起变革的浪花,无数青年共产党员用鲜血探索“中国应向何处去”的历史抉择。作为青年干部,答好中国未来向何处去的命题作文,需要我们立足自身岗位,扎实为民作为,在人民群众前争当“小学生”,解决基层发展的实际困难,用自我的“辛苦指数”换得百姓的“幸福指数”。以创新之 “ 我 ” 打造 “ 直挂云帆济沧海 ” 的实干作为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而青年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新力的生力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应深知我们党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不断改革的历史,从社会主义革命到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中的创新探索。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的每一次创新

 与改革都是源于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而我们这一代青年干部,不仅要有超越自我、超越先辈的意识,更要有推陈出新、打破桎梏的勇气,要始终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推动体制机制、城市建设、产业转型等多方面的创新与变革,真正在新的百年征程以实干创新交出“高分答卷”。一百年风雨兼程,一世纪砥砺奋进。未来的中国必将属于青年一代,这一代青年也必将大有可为。我们要时刻保守信仰初心,矢志不渝奋斗,敢于改革创新,于强国中有我,于奉献中无我,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上好 “ 开学第一课” ” 发出 “ 强国有我 ” 最强音近日,“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推出了一堂未播先红的秋季“开学第一课”——思政大课《强国有我》,引发广泛关注。该课通过多种艺术形式表现课堂的核心内容,使思政课焕发出新的魅力,成为引领广大青年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的精神大餐。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广大青年干部也要上好“开学第一课”,以不负青春的志气、不负韶华的骨气、不负时代的底气,以青春之名发出“强国有我”的时代最强音。

 以 “ 先天下之忧而忧 ” 的豪迈志气 , 奏响不负青春的 “ 梦想曲” ”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唯有志向高远的人,才能成就一番大事。无论是“立志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毛泽东还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他们始终胸怀天下和广大人民群众,立下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宏伟志向,并为实现远大理想贡献了毕生精力、青春和热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青年干部要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厚植家国情怀、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梦想融于党和人民事业中,将个人追求汇入时代洪流中,在伟大志向的引领下,不断激发为党尽忠、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磅礴力量,做新时代不负青春的“追梦人”。以 “ 粉身碎骨浑不怕 ” 的铮铮骨气 , 唱响不负韶华的 “ 奋斗歌” ” 。人无刚骨,安身不牢。骨气是中国人特有的精神品质,是坚定理想信念、坚守道德品质、奋勇担当前行的精神脊梁,是克难制胜的重要法宝。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之所以能面对生死无所畏惧、直面危险勇往直前,关键在于他们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傲然骨气。无论是为了心中的主义毅然走上绞刑架的李大钊还是立下“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钢铁誓言的陈树湘,他们钢铁般的意志、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无不展现出共产党人“粉身碎骨浑不怕”的铮铮傲骨。骨气是心系国家安危、身负时代重任,敢于冲锋在前、顽强英勇奋斗的精神气节。青年干部唯有传承这种精神气节,不断增强勇担使命的

 骨气,才能在新征程上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越挫越勇、一往无前。以 “ 腹有诗书气自华 ” 的浑厚底气 , 发出不负时代的 “ 最强音” ” 。信心强则力量强,底气足则脚步稳。底气不会凭空产生,而是来源于不断学习和实践的积淀。从推翻“三座大山”巩固人民政权到解放思想闯出改革开放新路,再到接续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学习提高、积累经验,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更有信心和底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踏上新征程,青年干部要在学习教育中增底气,明智增信、提升境界;在模范引领中增底气,以榜样为镜,向榜样看齐,用榜样精神激发干事创业动力;在伟大实践中增底气,以苦难铸就辉煌、困苦创造奇迹,以过硬的担当本领扛起民族复兴重任。我 党员干部:强国有我 当 “ 塞罕坝 ” 式好公仆8 月 23 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察看林场自然风貌、亲切看望护林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强调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这种精神,在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从“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到“林海起伏,绿波荡漾”的生态油画,这片海拔 1010 至 1939.9 米的土地,在几代塞罕坝人的辛勤耕耘下,变成了美丽高岭和精神高地。绿色的塞罕坝传

 递出的精神力量,跨过山河、穿越时空,广大党员干部要努力传承和弘扬这种勇于吃苦、勇于奋斗、勇于奉献的精神,当好一名“塞罕坝”式的好公仆。学习塞罕坝的 “ 英雄史诗 ” , 争当 “ 牢记使命 、 不负重托 ” 的先锋兵。60 年代的塞罕坝,集高寒、大风、沙化等极端环境于一体,冬季大雪封山、交通闭塞,生活条件极其艰难,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建设者们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毅然决然地投身于造林绿化的事业当中,半个多世纪的接力奋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用汗水和血泪浇灌起了“绿色长城”,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非凡的答卷。塞罕坝的艰辛创业历程就是一部“英雄史诗”,广大党员干部当学习他们的昂扬斗志和拼搏决心,展现敢担重任的魄力、锤炼能啃硬骨的实力,在前进路上点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党员本色。读懂塞罕坝的 “ 奋斗故事 ” , 甘为 “ 无私奉献 、 爱岗敬业 ” 的模范生。“天当床,地当房,草滩窝子做工房。”55 年的时光里,一代代塞罕坝人在这里奉献青春、辛勤耕耘,从引种樟子树到成功嫁接彰武松,从研究水曲柳到试验成功全光育苗法,凭借着“不绿塞罕坝,誓死不后退”的坚强意志,终于迎来了茫茫荒原变成百万亩的人工林海的绿色奇迹,建造起了守卫京津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广大党员干

 部当从塞罕坝的“奋斗故事”中培铸奋进伟力,拿出“遇水搭桥、逢山开路”的勇气和智慧,用非凡之力创造出非凡之功,在伟大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甘为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模范生。汲取塞罕坝的 “ 精神养分 ” , 勇做 “ 追梦无悔 、 奋勇向前 ” 的弄潮儿 。从第一代务林人赵振宇用“一辈子就干这一件事”的信念守护这片山林,到超过 20 对夫妻扎根在“望海楼”用坚守换来林场安全,光阴的故事里诉说着他们的艰辛不易、见证着他们的奋勇向前,追梦的路上,绿色塞罕坝的精神力量穿越时空、跨过山海,滋养着一代代奋斗者的心灵家园。广大党员干部当汲取蕴藏其中的信仰力量,用心扛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真正将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和人民的大我之中,高擎理想火炬、吹响奋斗号角,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回眸历史让 “ 强国有我 ” 青春誓言扎根 “ 心尖 ”《求是》最新一期中的评论员文章《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建立了伟大历史功勋》开头写到:中华民族从‘衰败凋零’变革为‘欣欣向荣’、迈向‘伟大复兴’,这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奋斗、牺牲、创造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建立了伟大历史功勋,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

 这是对《习近平: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最贴切的政治解读,也是向读者阐述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回眸历史,中国的独立与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矢志不渝;中国共产党在百姓心中不朽的地位离不开共产党人的与民同心、心中有爱;而作为新一代的共产党人,面对“两个一百年”交汇的关键时期,我们肩上的重担比以往更加“沉重”与“深刻”。为国为民、使命在肩,我们定当以史为鉴、拼搏奋斗,不断从革命历史中加强自身政治建设,从革命英雄中感悟伟大精神力量,让“强国有我”铮铮誓言刻入骨髓、扎根心尖。回眸 “ 1919 ” , 感受 “ 一石激起千层浪 , 两指弹出万般音 ” 的爱国精神。1919 年 5 月 4 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与北京大学、中国大学等 13 校代表,在天安门前举行集会和游行示威。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 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勿为瓦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其主力是学生和青年,从他们身上,感悟到爱国精神、为真理和正义而战的精神、不畏强暴和黑暗政治的精神,这些让作为新时代青年党员的我们为之震撼,爱国从来不是说说而已,需要付出实际行动,要学会将“爱国”作为自身政治建设的核心,形成一股精神力量,不畏强权、毫不动摇。就像

 如今的“奥运精神”一样,当你肉眼所及有党旗和国旗升起的地方,能够心潮涌动、热泪盈眶,我想这就是新时代青年...

篇四: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观后感

理论视野l

 7

 生态文明建设的河北范例 塞罕坝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的经验和启示 口 马彦丽 塞罕 坝 机械 林 场地 处 承 德 北部 ,足 京 津北 部 屏 障 。

 白建场 以来 ,在 自然 条件极其 恶劣 的情 况下 ,塞 罕坝人 阻断沙源 ,修复生 态 ,历时 半个 多世 纪 ,营造 了上百万亩森林 ,将 “飞鸟无柄树 ,黄沙遮天 日”的 荒凉沙海变成名副其实的 “美丽高岭”;在塞罕坝机 械林场基础上建立的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同,是华北地 区面积最 大 、兼具 森林草 原景观 的 国家级森 林公 同 ,

 被誉 为 “河 的源 头 、云的故 乡 、花 的世 界 、林 的 海 洋 、珍 禽异 兽的天堂 ”。塞罕坝 的绿水青 山发挥 r显 著 的生 态效益 。据 中科 院课题组测 算 ,塞罕坝林场 通 过阻沙涵水 、净化空气 、调节气候 、保护物种多样 性 、旅游休闲等每年提供着超过120" fL元的生态服务 价值 ,泽被京津,造福地方。尤为难得的是,塞罕坝 机械林场将绿水青山转换为金山银 山。建场以来 ,林 木总 蓄积量 南建场前 的33万立方米 增加到 1012万立 方 米 ,累计 fIJ产 中小径级木 材 192万方 ;建设 了87J-亩优 质苗木 基地 ,带 来可观 的收入 ;森 林旅游 的发展 ,带 动了周边地 区的乡村游 、农家乐 、养殖业 、山野特 产 、手T艺品、交通运输等外围产业的发展,目前每 年可实现社会 总收 入6亿多元 ;在全 国碳 汇市场上 ,机 械林场 的造林碳 汇项 目和森林经 营碳汇项 目可为 塞罕 坝机械林场带来超亿元的收入。曾经高寒荒凉的塞罕 坝创造 了大量就业 岗位 ,带动着一方经济 的发展 。

 习近 平 总 书记 将 国人 对 绿 水青 山和 金 山银 山间 辩证关系的认识归纳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用绿 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 ,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 载能力 ,一味索取资源 。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 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 们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第 三个 阶段 是认识 到绿水青 山可 以源源不 断地 带来金 山 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将生态优势变成 ÷ 善 经济优势 。塞 罕坝人,卜动见证 了绿水青 山如何 变成金 山银山,为我们党治旧理政的新理念提供 _ 『生动的例 证 。

 党的十八大提⋯统筹推进经济 、政治 、文化 、

 社会 、生态文明 “血位一体”总体布局 ,把乍态文明 建设纳入到中同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之 f{l。

 十八届五巾全会进 ~一步提 ⋯创新 、协测 、绿色 、开 放 、共享 五大发展 理念 ,指 “{绿色是永 续发展 的必要 条件和人 民对美好 生活追求 的重要体 现 ,必须 坚持节 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闰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加 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 与自然 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可以说 ,确立绿色发展 理念是建设 生态 文明的必要 前提 ,也是 习近平 总书记 提出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的升华 ,是我 们党治国理政思想的突破和提升 为落实生态文明发展战略,河北省大力开展污染 治理 ,全 面推进 山水林 田湖海综合 整治 。实施 了 “ 天 、碧水 、净土”行动 ;通过精准确定生态功能分 区、合理确定耕地和生态用地规模 、加大退耕还林还 草还湿和天然林保护力度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 度等 ,全面推进生态修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促进 经济生态协调发展 ;完善生态建设体制机制 ,推进环 保工作法 制化 、市 场化 、严 格监管 常态化 。推进生态 文明建设 的过程 中 ,塞 罕坝机械林场示 范效应 显著 。

 笔者认为,是塞罕坝人的生态文明意识 、科技创新精 神和规则制度建设为塞罕坝奇迹插上了翅膀 ,值得认 真学习和借鉴。

 (一 )意识的转变是生态文 明建设的前提 强 调 意识 转 变 似乎 是 老 生常 谈 ,是 务 虚 的 。是 的 ,面 对不 得 不 呼 吸的雾 霾 ,必须 特 别 购买 的 纯净 水 ,谁能 说生态 文明的建设 不重要 呢?然而 ,真正使

 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指导我们的生产生活并非易 事。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肇始于风沙侵扰京津的现实, 虽然 “为京津阻沙源、为京津蓄水源”的信念令人鼓 舞 ,然而 ,恶劣 的环 境 、匮乏 的物质条件 让塞 罕坝两 代人为造林付出极其艰苦的努力 ,其中的甘苦不是一 句 “勇于奉献”所能概括的。将林场的可持续发展作 为指导方针恐怕人人都同意 ,然而 ,要落在实处需要 面对众多矛盾和冲突 ,如何平衡不同利益群体 的诉 求 、平衡当下物质需求和长远的经济发展等都是需要 解决的问题。从提高认识到转化为行动要跨过文化 、 习惯 、经 济 、环境 、制度等各 方 面的障碍 。也正 因如 此,塞罕坝人从认识到行动的强大的执行力才更加令 人钦佩 。

 (二 )科技创新是生态文 明建设 的翅膀 塞 罕 坝机 械 林 场 的建 设 中 ,科 技创 新 是 生产 效 率提高的核心要素。在创业初期 ,因缺乏在高寒 、高 海拔地区造林 的经验,林场连续两年造林成活率不到 8%,整个项 目几乎要停摆。在掌握了全光育苗技术 、

 “大胡子 、矮胖子”优质壮苗的技术要领之后 ,才彻 底解决了大规模造林 的苗木供应问题。

 “三锹半”人 工缝隙植苗技术 、容器苗技术的推广有效保障了成活 率。总结了以修枝 、抚育问伐 、低产林改造为主的适 合塞罕坝特点的森林经营模式 ,才保证了林场的可持 续 利用 和发展 。塞 罕坝技术创 新 的特点是 “适用 ” ,

 典型的例子如 :引进生长在内蒙古红花尔基的抗旱耐 寒树种樟子松 ,使其成为塞罕坝最主要的树种之一 ;

 改进推广 了机犁沟、水平沟和小反坡等整地技术;根 据林场需求改进的苏联的种植机械⋯⋯每一项技术似 乎并不神奇,合在一起却造就了神奇。

 将塞罕坝的科技创新精 神引入生态文明建设的 实践,可以有更多的领悟。每一种生产模式都是既定 的技术条件和资源的相对价格条件下确定的,没有科 技进步和创新 ,原有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就不可能 改变,当然也不可能有生产模式的根本转变。就笔者 相对熟悉的农业领域来讲 ,由于转基因棉在中国的广 泛推广才有效降低了棉花生产中的有效利用;当生物 农药的使用效果能达到化学农药的水平才能实现对化 学农药的有效替代 ;有了可降解农膜的生产和推广才 能解决残留农膜污染农地 ;有了生物质能源的综合利 用技术推广才有可能解决秸秆焚烧以及养殖业的粪污 污染问题 ;用有机肥替代化肥不仅要求有机肥能够保 障农作物不减产 ,还要保障有机肥带来 的成本不上 升⋯⋯依此类推。可以说 ,科技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 圳 佴 I理论视野 图 的翅膀 ,用新的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替代环境耗竭型 的生产方式 ,没有科 技创新的支持是不可想象 的。

 (三 )法律 和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

 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 “四梁八柱”建立起来 ,把 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 、法治化轨道。在生态文明 建设中,法律和制度建设是根本保障。如果少数企业 的污染和破坏行为不被制止 ,守法经营的企业就会 因 成本太高被市场淘汰。如果塞罕坝的盗伐滥伐 、非法 运输木材、非法采挖绿化苗木等违法行为不能有效制 止,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见效的抚林育林工作就不会成 为主流。如果不能把二代林培育作为林场持续发展的 根本保障 ,严格执行造林 、幼抚 、定株 、修枝 、疏 伐 、主伐 、更新造林等环环相扣的森林培育作业流 程 ,就不能实现对林业资源的持续有效利用 ;如果没 有大力发展森林旅游、绿化苗木和引进风电项目等优 势产业,用新 的经济增长点代替单一的林木采伐的生 产模式 ,就不能为塞罕坝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经济基 础 。

 学习塞罕坝精神 ,需要我们在生态文 明建设 中 将法律和制度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近几年,中 央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和文件 ,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 境保护法 (2014年修订 )》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 方案 》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环境 保护督察方案 (试行 )》等,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制度保障。与中央级的法律法规 相配合 ,河北省发布了一系列的地方法规和条例,如 《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河北省气候资源保护 和开发利用条例》 《河北省节约能源条例 》 《河北省 乡村环境保护和治理条例》等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 设。特别是2016年发布了 《河北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实施方案 》,提出落实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 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 全面节约制度等8项重大制度,~1 J2020年,基本确立系 统完整、权责明确 、协调联动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将为河北省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成功经验 ,让国人体会到人与 自然和谐发展的可能性,但也应意识到这样的和谐共 荣并非一蹴而就 ,意识转变 、科技创新、法律和制度 保障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前提和基础,更需要全社 会的积极参与,找回我们梦想中的绿水青山。

 (作者单位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研究所 ) 1 』 。

 .(

 共声爱 葫 35

篇五: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观后感

塞罕坝机械林场心得

  近日学校组织大家学习了 承德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群体的创业事迹, 塞罕坝的务林人员让我感动, “艰苦创业、 无私奉献、 科学求实、 开拓创新、 爱岗敬业”的塞罕坝精神让我震撼!

  第一代塞罕坝务林人迎难而上, 啃窝头、 喝雪水、 住马架、 睡窝棚, 战胜高寒、高海拔、 风沙肆虐的极端环境, 他们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困难, 将青春、 汗水、智慧甚至血肉之躯同土地沙化顽强抗争, 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浇灌出的百万亩林海,使塞罕坝长成了华北地区人工林规模最大、 长势最好、 生态环境最优、 经济效益较高的绿色明珠。

 在深受感动的同时我深深反省到自己的缺点:

 作为 80 后的我, 在父母的溺爱中成长, 追求物质享受、 吃不了苦、 遇到困难就想退缩, 做事情不能善始善终。

 学习了赛罕坝精神之后, 我深深认识到自己面对的这点困难根本就不算是困难。

 作为基层工作者, 我在学习了‘塞罕坝精神’ 后重新感受到平凡工作的伟大,深刻领悟到勤俭建场、 艰苦创业、 科学求实、 无私奉献的精神实质, 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发挥出‘塞罕坝精神’ , 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

 而且我深深感到在物质生活极大满足的时候, 人们更要有信仰、 有精神、 有追求。这种信仰和追求应该体现在所有普通劳动者的身上, 我们应该发扬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立足岗位、 坚守实干、 创新奋进, 让‘塞罕坝精神’ 永久的传承下去。

 ”

 塞罕坝的人、 塞罕坝的事、 塞罕坝的精神深深烙进了我们的脑海, 涤荡着我们的心灵, 鼓舞着我们的斗志。

篇六: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观后感

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17 年 7 月

 91 神奇的皇家后花园 —— 河北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杜兴兰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河北 承德 067000

 摘要:塞罕坝,听起来似乎很神秘,很多人都不知道塞罕坝是什么意思。其实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塞罕”蒙语,全称:“塞堪达巴罕色钦”,译为“美丽的高岭”。塞罕坝保护区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围场境内,总面积 20029.8 公顷,因生态景观独特,生态环境脆弱,生物多样性丰富,被誉为“华北绿色明珠”、“水源卫士、风沙屏障”。

 关键词:塞罕坝;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Q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500(2017)07-0091-01

 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三北防护林环北京、天津、唐山三大直辖市的重点区段,保护区北部连接着内蒙古乌兰布统草原自然保护区,西南方连接着御道口草原湿地自然保护区,东北面连接着红松洼自然保护区,共同构成了一条横亘于北京、天津、唐山三大城市北部的绿色屏障,肩负起了阻滞浑善达克沙地南移的重任,生态战略位置十分突出。

 森林-草原交错带自然生态系统及其天然植被群落成为保护区的第一大保护对象。典型的森林—草原交错区,并在多处呈现出交错带特征,森林-草原交错、森林-湿地交错、森林-灌丛交错、灌丛-草原交错、灌丛-湿地交错、湿地-草原交错等。由于生态环境独特,景观斑块复杂,生物多样性与众不同,森林生物种群、草原生物种群和荒漠沙地生物种群交叉分布,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成为中国最具典型代表的森林-草原交错带实验室。

 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成为保护区的第二大保护对象。据 2015 年调查统计植物有 625 种,隶属于 124 科 357 属;脊椎动物共计有 256 种,隶属于 5 纲 28 目 72 科 159 属;昆虫有 548 种,隶属 15 目 128 科 414 属。

 保护区发现国家 I 级重点保护植物大花杓兰 1 种,II 级重点保护植物北重楼、膜荚黄芪、二叶兜被兰、裂唇虎舌兰、绶草、沼兰 8 种;亭亭玉立的白桦树,挺拔苍劲的落叶松,常绿不衰的云杉、樟子松,构成绿色林海的主题,绿茵茵的草地上镶嵌着开满各色的小花。

 生态环境的改善,给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奔走它乡的珍奇异兽又重归故里,马鹿、狍子、野猪、狐狸、及天鹅、白鹤等,鸟类数不胜数,连早年绝迹的猞猁也出现于森林中,成为珍稀濒危动物的聚集地和停歇地。黑鹳、白头鹤和大鸨 3 种国家 I 级重点保护动物也光临此地,细鳞鲑、黑鸢、秃鹫、黑琴鸡、雕鸮、兔狲、马鹿等 30 种国家 II 级重点保护动物,有些已在这里繁衍生息。

 国家 II 级重点保护动物黑琴鸡已在这里扎根,这里成为我国黑琴鸡分布的最南缘,其自然环境及演替进程在区位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型鸡类。体长 48~57 cm,体重 1100~1400 g。陆禽类。留鸟。主要栖息于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或森林草原地区。常成群活动,每群由几只或几十只组成,随季节、食物多少和周围环境的不同而变化。它们的活动力较强,善于在地上奔跑,也很善于飞翔,但不能远距离飞翔。主要以各种乔、灌木的嫩枝、嫩芽、浆果、花和种子为食,也吃一些昆虫、蜗牛、蜘蛛等动物性食物。繁殖期为 3~6月。发情期雄鸟最显著的变化是眼上方由皮质的丝状物构成的眉纹开始充血膨胀,呈鲜艳的血红色。一雄多雌制,多选择林缘、林间空地、离林较近的田野和草地等作求偶场。巢一般筑在发情场地附近的林缘树下、灌木丛或草丛中。巢简陋,多在地面凹处,巢内有枯枝、树叶、松针和羽毛等内垫物。每窝产卵 8~10 枚,最多可达 14 枚。卵的颜色为淡赭色或褐色,具深褐色或棕褐色斑点。孵化期为 24~29 天。15 日龄以内的雏鸟仅能做短距离的飞翔,30 日龄左右雏鸟能飞到大树上栖息。雌鸟独立承担筑巢和育雏。

 每年夏季,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四十万人涌入塞罕坝,到这里观光、避暑、休闲。在他们眼中,塞罕坝是中国最美的地方之一;在他们心中,塞罕坝是避暑仙境、世外桃源。秋冬季节,又有无数的摄影人来到塞罕坝,他们说:“拍不烂的塞罕坝„„”。

 塞罕坝之美,在山水花草,在气候,在历史人文。

 这里的山,有沟谷、有曼甸、有丘陵,更有山峰,多姿的山峦上承载着塞罕坝百万亩林海,更显山峰跌宕、谷壑幽深,在碧海松涛中,感受山的威武,林的浩瀚。

 这里的水,处处展现出多、清、静、柔之美,既有河流、又有湖泊、更有潺潺的山间小溪,无处不在的秀水,为塞罕坝增添了无尽的柔美和灵秀。

 塞罕坝是一个天然的大花园,除了杜鹃、金莲花、柳兰等花开烂漫、自成景色之外,其实更妙的是数不清的、不知名的各色野花,开满在青青的绿地上,鲜花、绿地、林海„„让你有说不出的美,说不出的陶醉。

 独特的地理位置,典型的气候资源,使塞罕坝独具特色,具有重要的价值。

 1 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森林是人类绿色的摇篮,崇尚自然,热爱森林已成为当今新潮流。这里的主要珍贵树种有樟子松、落叶松、云杉还有少量的油松和天然白桦树。森林带给我们人类的好处是无穷无尽的,如果用价值来计算,远远超过了它所提供的木材和林产品的价值。森林的巨大作用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护田保土,调节气候,增加降水,保护环境,净化大气,它对我们人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具有独特的景观美学价值

 景观的美学价值取决于景观的时空多样性。塞罕坝地处森林与草原的交错地带,保护区丘陵与低湿洼地并存,森林景观、草原景观、草甸景观与沼泽景观镶嵌分布,湿地成为几种景观链接的节点,周围的景观好像“聚焦”于湿地,成为塞罕坝地区自然景观的最大亮点。

 景观的自然性、原真性、完整性是保护区之魂。四时变换的色彩与缓丘起伏的地貌相结合,勾勒出一幅高原、山地、森林、湿地独特的画卷:天高云淡,湖水中映出山丘、森林的剪影,游禽戏水、鱼翔鸟飞,芳草萋萋。

 3 科普与生态文明教育的文化价值

 目前,塞罕坝已成为游人必到的景区之一,每年旅游人数达到 40 余万人,累计入园人数超过 500 万人。塞罕坝保护区已成为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生态文化的载体,承担着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人们通过亲历体验、感知自然,激发了关爱自然、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塞罕坝资源能够如此完整地展现于世人面前,看似天生丽质,其实是塞罕坝人几十年如一日大力植树造林、实施生态保护、进行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结出的硕果。通过参观,使人们不仅认识到这片资源的独特性和珍稀性,也使心灵受到启迪和净化。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人人有责,保护自然必须从我做起”。

 参考文献

 [1]马瑞先.塞罕坝国家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及其保护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12(01).

篇七: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观后感

塞罕坝真好

  一、恶劣的自然环境 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我省围场县的北部,处在我省最北部地区,其地貌以高原和山地为主。高原地区俗称坝上,海拔高度在 1500 米至 1940 米,与内蒙高原相接。坝下海拔高度在 1018 米至 1500 米,属阴山山脉与大兴安岭余脉的交接地带。冬季长,低温寒冷,我省的极端低温就发生在这个地区内。建场前期的 1960 年至 1972 年,年均气温仅为-1.2℃。由林场气象站观测到的历史上低于和等于-40℃的天数和极端低温出现情况是:自 1959 年至 1990 年共 32 天,出现-40℃以下低温年份为 14 年,日数为 61 天。①无霜期短,年均仅为 42 天。大风天数多,年均 7 级以上大风日数高达 75 天。年均降雨量为 417.6 毫米。较高的地势,较少的降雨,低温、多风、无霜期之短成为河北之最。

 二、辉煌的成就 塞罕坝地区林业的兴衰,打下了深深的历史烙印。三百年前曾是茂密森林,水草丰美,人们形容为“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清康熙 20 年,即公元 1681 年设置“木兰围场”,成为清代皇家猎苑。“木兰”是满语直译音,意为“哨鹿”,木兰围场汉译是“哨鹿设围狩猎之地”,即用哨音仿鹿鸣,以诱捕鹿群之地。同治 2 年,即公元 1863 年,清政府开围放垦,招募垦民开荒,对森林掠夺性采伐和山火破坏。到解放初,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仅有以白桦、山杨为主的天然次生林 19 万亩,疏林地 11 万亩。②塞罕坝成了“风沙遮天日,鸟兽无栖处”的荒原。

 从 1962 年 2 月 14 日,原林业部以(62)林造国惠字第 12 号文通知,将原地方所属三个小林场合并,成立林业部直属塞罕坝机械林场开始,(注:于1969 年归河北省管理)经过近四十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集造林、营林、木材生产、林产工业、森林旅游、多种经营为一体的大型国营林场。目前全场总面

 积 141 万亩,有林地面积 110 万亩,内有人工林 86 万亩,天然林 24 万亩,主要树种是:

 落叶松约占 65%,樟子松约占 11.8%,白桦、约占 21.8%,还有云杉等。森林覆盖率 78%,林木总蓄积量 544.5 万立方米。①为了研究塞罕坝机械林场近四十年来生态环境的变化,2000 年先后三次请林场气象站(初期称气象观测哨)查阅原始资料,统计了建场前期,即 1960 年至 1972 年和建场后期,即 1991 年到 1999 年的年均气温,年均降水,年均降水日,年均 7 级以上大风日数,年均无霜期等气象因子变化,并全部在文中引用。该气象站自 1959 年建在海拔1506 米,没有搬迁,是我省目前唯一的高寒坝上农业气象站,在全国气象网络区站号为 54209。请看下表。

 建场初期②

 建场后期

 比较

  (1960-1972 年)

 (1991-1999年)

 年均气温℃

  -1.2

  -1.0

  +0.2 年均降水毫米

 417.6

 530.9

 +113.3 年均降水日

 110

  160

 +50 年均大风日数日

  75

 67

  -8

 年均无霜期日

  42

 67

 +25 我们还可从附图 1 中了解塞罕坝机械林场生态环境的变化:一次笔者在塞罕坝机械林场调查,恰逢总场所辖千层板林场的加工厂前山取土修路,形成一个立剖面,拍照如图。此地海拔 1560 米,属坝上沙丘,地上植被天然次生林白桦树和人工林樟子松,都属于中龄林。土地立剖面形成较为鲜明的四层,由上往下,第一层面厚

 0.28 米,是黑沙土,富含有机质,取样分析有机质含量高达 4.43%,①已接近灰色森林土的含量。第二层面厚 4.24 米,属风沙土,第三层面厚 1.2 米,同第一层面也属黑沙土类,有须根,有机质含量为 1.37%,亦属较高含量。而第四层面与第二层面相似,厚度 4.4 米,属风沙土。(再以下未掘开,土质不详)四个层面的土质变化,应该是森林固沙,遭破坏,再成林固沙的真实写照。

 生态环境改善,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第一,上述长期气象统计数据和剖面土层变化可以说明林场建成后,生态环境的可喜变化:气温有所升高,年降水增加 113.3 毫米,增幅高达 27%,无霜期增加 25 天,增幅高达 60%,植被延长了 25 天的生长期。塞罕坝成为一道绿色屏障,横亘于内蒙古高原南缘,阻止了浑善达克沙漠南移,为首都固沙源。塞罕坝地区还是滦河源头,保持水土,涵养了滦河水源。

 第二,建成了华北地区最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区。1993 年 5 月 8 日,国家林业部以林造批字(1993)89 号文批准塞罕坝机械林场为国家森林公园。浩瀚林海,无边草原,清澈溪流,遍野鲜花,珍稀禽兽,蓝天白云,浓郁的满蒙民族风情,构成了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夏季旅游、度假、避暑,观云海、日出、彩虹、日落余辉,秋季摄影、写生、赏白桦、红叶,冬季狩猎、滑雪,看雾淞、冰花,四季风景如画。

 第三,为我们河北增加了林业资源,为当地群众发展经济拓宽

 了财源。从 1962 年起,全场总投资 1.5 亿元,其中尚有 5428 万元的投入来自天然林抚育、人工林间伐、低质林改造等收入。累计上缴税金达到 5000 多万元,已形成固定资产总值 2.0 亿元。每立方米蓄积林木按 200 元计算,目前林木蓄积总值已达到 10 亿多元,仅 2000 年可增加林木蓄积超过 45 万立方米,当年增值高达 0.9 亿元以上。多年累计为相邻乡镇、村群众增加劳务收入 7000多万元,为社会提供苗木 1 亿多株,林区周边居民及当地群众采集山野资源收入每年 500 多万元。总体上讲,经济效益已经十分可观。

 塞罕坝是河北人民的骄傲,是又一颗“华北明珠”,是防沙治沙、人工植树造林极其成功的典范。看了塞罕坝,人们对防沙治沙、植树造林信心倍增,塞罕坝描绘了美好前景,发挥了巨大示范作用,有一个塞罕坝真好!

 三、高瞻远瞩的决策 塞罕坝之所以有今日之辉煌,我们切切不能忘记老一代林业专家、领导者和广大职工超凡的卓越贡献。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再来回顾那一段极不平凡的历史。

 首先,塞罕坝机械林场,经历了两下又两上的传奇故事。为此,2000 年 7月 5 日和 11 月 30 日,分别请林场现任场长刘兴亚同志、副场长韩国义同志对原林业部副部长刘琨同志进行了电话采访和在北京面谈,并查阅其他资料,了解清楚了这段历史。在 50 年代有我们河北地方所属大唤起和阴河两个森林经营所及大脑袋小机械林场经营这片荒芜的林地,气候恶劣,沙化面积不断扩大,造林成活率极低,生产难以为继。1961 年 7—8 月间,原林业部副部长,时任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总局副总局长的刘琨同志①,从张家口市的张北、康保、崇礼等县到承德市的隆化、围场县考察国营林场,得知大脑袋小机械林场条件艰苦,要下马。同年 10 月带领部规划设计院工程技术人员及省、地区林业负责人,在无路可行的塞罕坝地区大范围骑马踏察。在亮兵台,终于发现了被伐的落叶松老树根,后来又在红松洼一带找到和平共处旺盛的一棵落叶松。(见附图 2)这个珍贵的发现使大家兴奋不已,为在这个地区种植落叶松提供了活样本,在充分调查之后,促进了第一次不下反上的决策,形成了 1962 年 2 月原林业部关于建设林业部直属塞罕坝机械林场的重大决定。②

 1964 年,又一个关键年。1962 年和 1963 年,连续两年在克服重重困难后,机械造林 6400 亩,而成活率不足 20%。林场又一次出现机械造林“下马风”。刘琨同志这一年又来塞罕坝,与林场广大干部、职工一起共同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植树机和植苗方法等措施,终于提高了机械化造林成活率,平息了下马风波。

 第二,具有远见卓识的四项任务。国家计委 1964 年 2 月 24 日以[64]计林字 0425 号文正式批复 1963 年 10 月 10 日林业部报送的,经再次修改的塞罕坝机械林场设计任务书。国家计委的批复文件同意林业部关于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的四项主要任务。原文如

 下:(1)建成大片用材林基地,生产中、小径级用材;(2)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改变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3)研究积累高寒地区造林和育林的经验;(4)研究积累大型国营机械化林场经营管理经验。同时在国家计委的批复文件中,同意设计任务书中明确提出的执行“以造为主,造育并举,综合利用,以多、快、好、省地建成用材林基地”的方针,现在,回首今日之塞罕坝机械林场,近四十年来所创下的丰功伟业,我们惊奇地发现,这四项任务可以说是已经胜利实现。这不能不使我们为三十多年前决策者的远见卓识所折服。

 四、艰苦的创业 塞罕坝机械林场是在国家比较困难的 20 世纪 60 年代初开始兴建的,茫茫荒原上,人烟稀少,缺乏基本的生活、生产条件。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的 140名大中专毕业生和 200 多名工人,迎着冽洌寒风,在皑皑白雪的塞罕坝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历程。在林场党委书记王尚海、场长刘文仕为首的第一任领导班子带领下,老一辈塞罕坝人顶风冒雨,战天斗地,啃窝头、喝冷水、住马架、睡窝棚,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甘于奉献,艰苦创业。首任副场长王福明同志回忆当时情形,引用了一首自由诗:“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间。雨雪来查铺,鸟兽绕我眠。劲风扬飞沙,严霜镶被边,老天虽无情,也怕铁打汉。满地栽上树,看你变不变。”这首诗是林场初建时期真实写照,反映出了塞罕坝人的豪迈气概和乐观豁达的精神。

 回忆塞罕坝人的艰苦创业,不能不提及两次自然灾害对林场建设带来的重大损失。1977 年 10 月 28 日,我省北方地区经历了一场罕见的“雨淞 ”灾害。“雨淞”是指由于天气转冷,降到树上和其它附着物上的雨迅速结为冰凌,并附着其上,越积越多,一棵树上所包裹的冰层以吨计或达到数吨,枝干难以支撑,林木发生严重的折枝、折冠、劈裂、弯曲等现象,造成灾害。这次“雨淞”灾区北起塞罕坝,向东南经围场、隆化两县,到承德、平泉两县止,南北长200 多公里,东西宽数十公里。四县森林受灾面积近百万亩,其中塞罕坝林场受灾 40 万亩,占当时全场有林面积一半以上,其中折干、折冠、劈裂、严重弯曲重灾面积近 20 万亩,损失成材树 5000 万株、蓄积 30 多万立方米。1980 年又遭遇特大干旱,5 月、6 月、7 月降水量比历年同期少 56%,造成春旱连夏旱,夏旱连伏旱,在植物生长季节连续干旱三个多月,且风大气温偏高,使落叶松人工林大面积受害,旱死 12.6 万亩,西部流沙地带的三道河口、千层板林场受灾最重。值得称道的是,两次严重灾害,没有压垮塞罕坝人,他们永远是胜利者。

 五、科技兴林的实践 根据 1981 年林场土壤普查资料,在 141 万亩总经营面积中,共有六个土类:其中灰色森林土占 67.5%,分布在森林草原的过渡地带(主要在坝上),是森林、草甸、草原植被不断交替作用下形成的;棕壤占 15.5%分布在坝缘山地;沼泽土占 6%,分布在坝上低洼滞水处。另外还有风沙土、砾石土、草甸土等。在上述这六类土壤中,有的适于多种植物生长,有的则自然养分低、土层薄,石砾、流沙多,不适应植物生长。

 塞罕坝的建设者们,就在这种立地条件下运用科学知识,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解决了育苗、造林、营林一系列难题,成功地创造了在高寒地区建设大面积用材林的经验。(见附图 3、附图 4、附图 5)

 第一,在育苗上,采用雪藏混沙拌种,播种复土严格控制厚度,调节温度防高温伤苗和低温霜冻,解决立枯病,地下害虫危害,建立一套科学的苗木管理措施等办法,解决了落叶松种子处理、出苗和幼苗培育三大难题。满足了大面积造林对幼苗的需求,成功地实行了自育自栽。为使机械造林适应坝上的特殊自然条件,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对造林机械进行了装配自动浇水装置,镇压

 滚交链式连接和毛毡式卡簧植苗夹三项技术改革,再结合踩实、苗木扶正等人工措施,解决了机械造林所植苗木抗旱能力差、苗木周围培土挤压不实、机械伤苗等问题,使高寒地区机械造林成活率由不足 40%提高到了 95%以上。到1973 年止,机械造林 12.5 万亩,保留近 10 万亩。

 第二,在人工造林上,总结出了三个创新,即植苗工具创新,植苗法创新和苗木水份保养管理法的创新;针对沙丘平坦地、阳坡沙丘、石质阳坡、积水和低温地、坝下阳坡不同立地条件,结合防冻、防风、幼抚、培育、栽植等相应措施,总结出了造林、保活的十个做法。

 第三,在营林上,始终坚持造林与抚育残破天然林并重,把提高林分质量、促进林木加速生长放在首位。对天然次生林采取综合抚育措施,及时除伐选优定株,去小留大,去弯留直,去劣留优。清理病腐木,保持林内卫生环境,杜绝病虫害侵染源。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通过常年筛选试验,提出了科学的中度修枝方法,推算出了落叶松首次间伐起始林分以胸高断面积每公顷 15 平方米的指标,研究推广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集约经营最优保留密度等科研成果。并首创了伐根一律降低为零,修枝一律用锯,伐除物一律清出林外的“三个一律”抚育施工作业方式。1981 年林场获国家计委、科委、国家林业部、农牧渔业部联合颁发的“农林科技推广进步奖”。1990 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国营林场,1994 年在全国 4230 个国营林场评选 10 个“全国科技兴林示范林场”,塞罕坝机械林场又光荣胜出。

 六、严格的管理林场自建场以来始终坚持“三分造、七分管”,对管护工作常

 抓不懈,成立了专业化管理队伍,从防火治虫到间伐出材制定出了一整套的规章、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造林能成林,成林能成材,造一片、活一片、绿一片。

 第一、抓护林。对从事护林的人员,定岗划片,严格奖惩办法。进入 90 年代,为防止苗木毁坏,又大面积架设围拦,搭建看护棚,昼看夜守,加强对林地和宜林荒山的保护。

 第二,抓森林防火。林场林分以落叶松纯林为主体,集中连片。森林火险等级高。在塞罕坝,护林防火已由人人有责的观念上升到全场生死存亡生命线的高度来认识,超强管理,提出防火怎么重视都不过分,谁管都不越权的明确要求。每年 3 月 15 日到...

推荐访问: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观后感 河北省 观后感 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