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至2023年脱贫成果巩固计划4篇

时间:2022-11-23 13:40:04 来源:网友投稿

2022年至2023年脱贫成果巩固计划4篇2022年至2023年脱贫成果巩固计划 —1—附件5 独山县脱贫人口增收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2—2024年)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至2023年脱贫成果巩固计划4篇,供大家参考。

2022年至2023年脱贫成果巩固计划4篇

篇一:2022年至2023年脱贫成果巩固计划

mdash; 1 — 附件 5

 独山县脱贫人口增收三年行动工作方案 (2022—2024年)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促进居民均增收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黔府发〔2022〕6号)《贵州省乡村振兴局开展脱贫人口增收专项行动方案》(黔乡振发〔2022〕2号)等文件精神,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五大行动”,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确保农民稳步增收,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16%以上,增速高于全国和全省农民收入增速;到 2024 年底现有年人均纯收入在低保线以上 1 万元以下的脱贫人口收入超过 1 万元,同时优化脱贫人口“四项收入” 结构,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二)具体目标。是 一是 2022 年,全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年增幅 18%以上,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脱贫家庭“四项收入”应统尽统,应算尽算,群众认可认账;是 二是 2022 年,建档立卡人口(脱贫人口、监测人口中除整户丧失劳动力或无劳动力、整

  — 2 — 户弱劳动力、未解除风险对象以外的对象)人均纯收入均在 1 万元以上,2023、2024 年实现人均纯收入在低保线以上 1 万元以下动态清零。

 二、工作重点和举措 (一)细化年度目标任务。

 一是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方面。2022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幅18%以上,增幅高于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 二是年人均纯收入在低保线以上1 万元以下方面。2022年底建档立卡人口(脱贫人口、监测人口中除整户丧失劳动力或无劳动力、整户弱劳动力、未解除风险对象以外的对象)人均纯收入均在1万元以上。各镇(街道)指导各村(社区)对存量年人均纯收入在低保线以上1万元以下(2021年度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数据)的农户2022年收入进行摸底排查,逐户摸清短板弱项,并制定“一户一策”,并于2022年于6月30日报县级备案。2023年起,每年1月底前根据上年度农户收入情况制定年度目标和帮扶措施计划,并按照动态清零要求全面清零;2024年底实现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

 ( 二 )

 强化监测帮扶

 1. 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坚持“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工作主基调,将防止返贫致贫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底线任务,持续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长效机制,继续加大对脱贫村、脱贫人口及边缘易致贫人口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者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

  — 3 — 严重困难户的监测,从制度上预防和解决防贫问题,切实做到易返贫致贫人口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对照新标准和程序,及时梳理完善工作机制;用好全国防返贫信息监测系统、省乡村振兴云系统以及“贵州防贫申报”二维码申报小程序等,抓牢监测和帮扶“两个环节”,用好用活驻村工作队和农村基层组织等力量,常态化开展预警监测,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落实帮扶措施,将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及时按程序纳入监测,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严格落实风险消除标准,严格规范退出标准和程序,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持续落实防贫险、防贫基金险,织牢织密防护网,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牵头单位:县乡村振兴局(县生态移民局);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县民政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林业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医疗保障局、各县直部门,各(街道)] 2.。

 强化低收入人口监测帮扶。依托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防漏”“防错”预警功能与落实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政策相结合,实现线上预警线下核处高效融合,做到动态监测、动态核查、动态清零,并建立完善台账。加强社会救助资源统筹,认真开展低收入人口摸排工作,根据低收入人口对象类型、困难程度等,落实分层分类社会救助,综合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和临时救助等专项救助,把各

  — 4 — 项救助政策综合起来精准施策,进一步健全动态调整机制,持续实施“支出核减”政策,加大对支出型困难家庭帮扶力度,防止过渡期内困难群众返贫致贫。鼓励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参与就业,在计算家庭收入时扣减必要的就业成本。完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合理提高救助供养水平和服务质量。对基本生活陷入暂时困难的群众实施临时救助政策,做到凡困必帮、有难必救。[牵头单位:县民政局;责任单位:县乡村振兴局(县生态移民局)、县教育局、县医疗保障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残疾人联合会、县红十字会、各镇(街道)] ( 三 )增加生产经营性收入 1. 建好产业发展项目库。按照省州要求,完善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库建设,建设三年(2022—2024 )滚动项目库,围绕我县特色产业,选准产业项目,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库实现共建共管共用。[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乡村振兴局(县生态移民局)、县林业局、贵州鑫凤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筹备组、贵州恒源国投集团有限公司筹备组、贵州金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筹备组,各镇(街道)] 2. 增加 产业发展投入。2022 年度中央财政衔接资金不低于55%用于实施产业类项目;推动省、州、县级财政衔接资金和东西部协作资金进一步聚焦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帮扶产业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积极发挥好财政资金补贴、奖励、贴息等杠

  — 5 — 杆撬动作用,实施好农业现代化发展基金、乡村振兴产业贷、富民贷等金融产品,用活小额信贷、脱贫成效巩固提升 e 贷等政策。结合搬迁安置点实际,发展劳动密集型、订单式产业,支持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在大型安置区域周边布局,发展社区集体经济。[牵头单位:县乡村振兴局(县生态移民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国有资产和金融业发展服务中心、中国人民银行独山支行;责任单位:县林业局、县发展改革局、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各镇(街道)] 3.。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在确保粮食安全基础上,持续壮大生猪和蔬菜主导产业,同步推进食用菌、茶叶、中药材、水果、剌梨五大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完善构建现代农业“125”产业体系。[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乡村振兴局(县生态移民局)、县发展改革局,各镇(街道)] 4.培 培 育家庭农场和发展林下经济。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鼓励有条件的脱贫人口发展家庭农场和林下经济。落实庭院经济帮扶增收措施,对具备发展家庭农场条件且有发展意愿的脱贫农户,从制定发展规划,指导生产加工,到开展消费帮扶等全过程落实帮扶增收措施。因地制宜发展林药、林菌、林花、林苗、林禽、林蜂等种植和养殖模式,采集林下用于食用、药用、工业和观赏产品,培育发展野生菌类、竹笋、林菜等林下产品采集业。抓好林药、林菌、林禽等林下立体种养模式,不断提高林下农产品的质量效益。[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各镇(街道)]

  — 6 — 5.。

 提升粮食单产水平。在 2 个州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百泉湖村拉外组、和平村麻往组)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力争实现水稻、玉米等主粮增产 10%以上;全面启动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创新试验。[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科学技术协会,各镇(街道)] 6.。

 强化农产品品牌创建。指导开展好农特产品的精深加工和品牌创建工作,增强农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开展市场促销和专销活动,提高农特产品的销售收入。强化东西部产业协作和消费协作,鼓励脱贫人口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建设,推动脱贫农户产品走向广东市场;抓实东西部协作消费帮扶,落实与黄埔区农产品的产运销一体化协作机制,强力推进“黔货出山”“黔品入湾”;强化中央定点帮扶单位消费帮扶,不断拓展产品销售渠道。2022 年,进一步持续开展驻粤招商工作,引进一批广东企业落户独山,力争 2022 年新引进重点产业项目 3 个以上,新增到位资金 5 亿元以上,到 2024 年力争累计引进产业项目 10 个以上,累计新增产业项目到位资金 12 亿元以上。加大对区域公共品牌“这山独好”的培育力度,将“这山独好”品牌嫁接进我县农特产品网货,利用县域电商企业将品牌推广出去,强化网销农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程度,实现品牌增效,2022 年网络零售额全年超 1.5 亿元;力争 2024 年“这山独好”区域共公品牌成为黔货标杆,提升我县乡村旅游、农副产品、特

  — 7 — 色美食的知名度,带动我县农业、旅游业、电商等产业赋能增效,进一步发挥电商助力乡村振兴应有的力量。严格按照《独山县2022 年深入服务工业企业(项目)促进营商环境提升工作方案》要求,积极为企业纾困解难,用好“中小企业信贷通”和“省工担”两大平台,推荐绿欣生态农业公司等积极申报中小企业信用贷,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引导企业朝特色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做大我县特色食品产业,力争到 2024 年特色食品产业规模总产值达 26 亿元。[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乡村振兴局(县生态移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投资促进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供销社,各镇(街道)] 7.。

 发挥科技助力作用。开展科技助农增收行动,合理确定科技特派员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管好用好科技特派员;积极向上级争取科技特派员赴我县基层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切实发挥科技人员作用,发挥好科技人员在产业发展中技术指导和桥梁纽带作用,及时解决产业发展中技术难题。创建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户,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探索科技助农增收的新模式。建立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发挥现代信息网络作用,及时为脱贫群众提供生产技术、市场信息、政策咨询等,帮助实现增收。[牵头单位:县发展改革局;责任单位: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科学技术协会,各镇(街道)] ( 四 )增加工资性收入

 1.。

 提高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严格落实稳岗就业政策,支持

  — 8 — 基层创办劳务公司、劳务合作社等。加大劳动力外出组织力度,实现以县为单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提高到 70%以上。加强就业监测和帮扶,将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易地扶贫搬迁人口作为优先保障对象,强化劳务输出,加大内拓外输力度,确保脱贫人口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不低于上年水平,巩固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家庭 1 户至少 1 人稳定就业质量,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用好在对口帮扶城市和黔籍务工人员较为集中地区建立的三级劳务协作站(点),强化东西部劳务协作。按规定对符合条件的跨省就业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适当安排一次性交通补助。[牵头单位: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县乡村振兴局(县生态移民局),各镇(街道)] 2.。

 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就业帮扶车间、乡村公益管理等合理开发就业岗位,创造更多就地就近就业机会。延续支持帮扶车间发展优惠政策,探索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解决订单不足的问题。鼓励建筑施工企业优先使用县内脱贫务工人员。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领域全面推行以工代赈,将以工代赈与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相结合,围绕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就业需求,组织实施好以工代赈项目,确保搬迁群众能就业。加大劳务输出和就地就近就业支持力度,将以工代赈项目投入中的劳务报酬比例提高到 20%,鼓励符合条件的项目采用以工代赈方式组织实施和管护。落实好脱贫人口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自主创业补贴等政策,鼓励脱贫人口自主创新创业,协调健全最低工

  — 9 — 资标准调整机制,保障脱贫劳动者权益。[牵头单位: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发展改革局;责任单位:县乡村振兴局(县生态移民局)、县农业农村局,各镇(街道)] 3. 提升脱贫劳动力技能素质。

 。结合市场、劳动力、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对脱贫劳动力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实施“技能贵州”行动,做好“粤菜师傅”等协作培训,打造“贵州技工” “贵州绣娘”等职业技能培训品牌,提高职业技能培训针对性、有效性。落实培训补助资金和生活费补贴,实施好“雨露计划”助学补助,提升脱贫人口劳动技能。推进职业技能培训东西部协作,支持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开展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加强“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等协作培训,[牵头单位: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县乡村振兴局(县生态移民局)、县妇女联合会,各镇(街道)] ( 五 )增加财产性收入

 1. 提升扶贫资产 收益 。建立扶贫资产后续管护长效机制,明确扶贫资产“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处置权、监督权”,实现“五权”分置。强化公益性资产后续管护,抓好经营性资产运营管理,加强到户类资产的指导帮扶力度,推动各类扶贫项目资产持续发挥效益,增加脱贫人口收益。[牵头单位:县乡村振兴局(县生态移民局);责任单位:县有关部门,各镇(街道)] 2. 盘活农村闲置资产。深化农村“三变”改革,盘活农村闲置土地、林地、“四荒”等集体资产和空房、设施等闲置资产,坚持

  — 10 — 市场导向,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推动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做大做强新型集体经济,逐步消除“空壳村”,让脱贫人口直接获得资源开发的收益。将“三变”改革资金及时下达到各主管部门,并督促单位规范资金使用、加快预算执行进度,2022 年实现“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牵头单位:贵州鑫凤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贵州恒源国投集团有限公司、贵州金晟实业集团有限...

篇二:2022年至2023年脱贫成果巩固计划

XX 县促进脱 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2022 -4 2024 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决策部署,推动脱贫群众依靠发展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全县脱贫户和易返贫致贫户(即监测对象,包含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以下统称易返贫致贫户)持续稳定增收,根据《楚雄州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农村工作、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用发展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树立“三农”工作一切为农民增收的鲜明导向,聚焦脱贫户和易返贫致贫户“两个群体”,抓住产业发展和就业帮扶“两个关键”,抓细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和低收入人口聚集区“两个重点”,抓好东西部协作、单位定点帮扶和社会帮扶“三类帮扶”,用好驻村工作队、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帮扶干部“三支力量”,持续强化政策举措、挖掘增收潜力、拓宽增收

 渠道,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带动提高家庭经营性收入,千方百计稳就业确保务工就业规模稳中有增,推动脱贫户和易返贫致贫户经营性、工资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四个轮子”一起转,持续促进稳定增收,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和“一平台三机制”四个专项行动,“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持续巩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进一步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全面建立起农民专业合作社绑定农户、龙头企业绑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利益联结机制,到 2024 年实现对有产业发展条件及意愿的脱贫户和易返贫致贫户家庭产业帮扶全覆盖。按照“稳总量、调结构、提质量”的工作要求,确保全县每年脱贫人口及易返贫致贫人口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在1.2 万人以上,确保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通过实施“三年行动计划”,脱贫地区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乡村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转移就业全面提质增效,脱贫户和易返贫致贫户收入更加持续稳定,全县脱贫户、易返贫致贫户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稳定达 20%以上。

 2022 年,脱贫户、易返贫致贫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6093 元、12500 元以上,增长率分别达 20%、26.2%以上。

 2023 年,脱贫户、易返贫致贫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9312 元、15000 元以上,增长率均达 20%以上。

 2024 年,脱贫户、易返贫致贫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3174 元、18000 元以上,增长率均达 20%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强化底线思维,着力加强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强化防返贫“四级监测网络”网格化定期排查,用好“省政府救助平台”,加强部门联动,信息预警,按月常态化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加强数据分析研判,持续跟踪收入变化、“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巩固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杜绝体外循环,切实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有序退出”,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牵头单位:县乡村振兴局;责任单位:县教育体育局、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务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县统计局、县医保局、县残联,各乡镇党委和政府)

 (二)坚持突出重点,着力加强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和低收入人口聚集区重点帮扶。提升易地搬迁安置区产业就业组织化程度,充分利用易地搬迁资产,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帮扶车间,以实施乡村振兴“个

 十百”示范工程为抓手,争取政策倾斜,引导搬迁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确保每个安置区至少有 1 项主导产业、每个搬迁户至少有 1 项增收项目。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服务和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开展技能培训,拓展帮扶车间产业链,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为搬迁脱贫人口提供充足的就地就近务工岗位,确保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对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全县脱贫户 2021 年家庭人均纯收入为 13411 元,易返贫致贫户为 9904 元,以后每年年末公布)的脱贫户、易返贫致贫户列为帮扶工作重点,根据脱贫户、易返贫致贫户就业、产业、就学需求,精准制定帮扶方案、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做到一户一个帮扶措施、一户一个增收计划,确保实现增收目标;对行政村(社区)易返贫致贫户占该村农村人口数比例超过 3%,脱贫人口和易返贫致贫人口总数占当地农村人口数比例达 5%及以上且人数在 1000 人以上的村(社区)开展重点跟踪监测,摸清底数,制定具体帮扶措施,汇聚资源力量,重点集中帮扶。(牵头单位:县发展改革局;责任单位:县乡村振兴局、县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三)突出示范引领,抓实“十百千”示范创建。用好典型引路法,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结合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开展脱

 贫人口增收试点,通过试点探索创新,认真总结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事项、经验做法、特色亮点,为全县提供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的方法路径,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全面推进工作落实。按照产业聚集型、城乡一体型、农旅融合型 3 种类型,3 年规划建设 1 个以上集农产品加工中心、农产品集散中心、“三农”服务中心和线上线下销售平台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乡镇;按照产业发展型、生态宜居型、农旅融合型 3 种类型,规划建设 10 个以上集产业基地、美丽村庄、休闲农业为一体的精品示范村;按照《云南省美丽乡村评定工作方案》中 36 项指标,规划建设 100 个集“干净、宜居、特色”为一体的美丽村庄。通过典型示范引领,分类引导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思路。(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发展改革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工业信息化商务科技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投资促进局、县供销社,各乡镇党委、政府)

 (四)强化东西部协作,促进产业和市场深度融合。制定完善东西部协作框架协议,深化东西部产业合作,充分用好上海技术、人才、市场、平台等优势资源,大力引进上海地区的企业、项目,承接好梯度转移产业,共建一批东西部协作产业园。积极推动“姚品入沪”“上海研发+XX 制造”“上

 海消费+XX 生产”,促进产销对接,实现产业和市场的深度融合。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开展“兴产业促增收”专项行动。继续巩固东西部劳务协作,做好脱贫地区劳动力有组织转移输送工作。制定完善产业合作、消费帮扶、人才智力、城乡整合发展等帮扶方案,进一步加强产业合作、金融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科技等行业协作,实现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共同发展。(牵头单位:县乡村振兴局;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教育体育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工业信息化商务科技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投资促进局、县供销社,各乡镇党委、政府)

 三、增收路径 (一)发展乡村产业增加经营性收入 1.加大政策扶持。加大项目资金扶持,在脱贫成果巩固过渡期,全县要将不低于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的 55%用于支持产业发展,以后逐年提高 5%,到 2024 年,全县用于产业发展的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占比达 65%以上。建立健全产业项目联农带农机制和考核办法,对参与“双绑”机制且带动脱贫户、易返贫致贫户稳定增收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在涉农项目资金安排、用地用电、落实税费优惠政策、金融支持、投资奖补、荣誉评定等方面依法依规给予倾斜支持,

 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每年用于扶持“双绑”企业、合作社的资金占比达 10%以上。(牵头单位:县财政局;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民族宗教局、县自然资源局、州生态环境局 XX 分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务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林草局、县乡村振兴局、县税务局、人行 XX 县支行,各乡镇党委、政府)

 2.加快补齐短板促进帮扶产业提档升级。加大科技和人才支持力度,加快补齐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延长脱贫地区农业全产业链,促进帮扶产业提档升级。以产业聚集区为重点,完善农业产业发展的水利、道路、仓储物流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大畜禽良种繁育力度,确保主要农作物良种推广覆盖率达 98%以上,畜禽良种推广覆盖率达 85%以上。加快补齐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设施装备短板,强化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高质量创建一批有机化、设施化、数字化示范基地,确保主要农作物耕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54.6%,打造数字农业示范项目 1 个、“三化”改造示范项目 1 个。(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工业信息化商务科技局、县财政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3.打造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1)深入实施“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确保粮食种植面积、产量只增不减,实现粮食增产增收。围绕“绿色

 食品牌”重点产业加快推进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建设,重点抓好“一县一业”花卉特色县建设工作,加快推进花卉、水果、肉牛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肉牛产业,创建规模化、专业化、绿色化、组织化、市场化肉牛产业集群,形成“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建设省、州、县、乡(镇)四级特色优势产业群集基地,逐步形成“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优势区(带),以产业发展持续推进脱贫户及易返贫致贫户稳定增收。到2024年,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带动有产业发展条件及意愿脱贫户和易返贫致贫人口人均经营净收入增长 4100 元以上。(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工业信息化商务科技局、县财政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2)着力推进“一县一业”肉牛产业扩群增量。按照“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群众自愿、草畜配套”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选址,严守耕地红线,统筹兼顾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通过积极争取项目扶持,整合涉农资金和引进社会资本投入,鼓励龙头企业、养殖合作社、养殖大户等经营主体通过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健康养殖、集中育肥等形式投资基地建设。实行肉牛产业发展“挂乡包村帮户”工作机制,县级领导挂联乡镇,县级部门包村,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肉牛养殖户。积极引导群众推广“四个一”模式,即:户养一群牛、新建一幢舍、种植一片草、建设一个池(青贮池),因地制宜

 投资肉牛养殖,加快肉牛基地建设。一是加快发展肉牛养殖基地(小区)。打造年存栏 1000 头以上的肉牛养殖基地(小区)5 个以上,力争实现大规模养殖企业肉牛存栏规模达 1万头以上。二是加快肉牛专业村建设。强化肉牛养殖政策宣传,持续巩固和创建 13 个“一村一品”肉牛养殖专业村,实现养牛户占本村总农户 50%以上,每个专业村肉牛存栏不少于 5000 头,力争 10 个专业村肉牛存栏规模达 5 万头以上。三是加快肉牛规模养殖场培育。积极培育年均存栏 20 头以上肉牛规模养殖场 5000 户以上,全县规模养殖场存栏实现10 万头以上。四是加快肉牛专业养殖户建设。大力扶持常年存栏在 5-20 头(含 20 头)的肉牛专业养殖户 7000 户,专业养殖户存栏稳定在 10 万头以上。到 2024 年,创建 10 个“一村一品”肉牛专业村,打造 10 个存栏 1000 头以上肉牛养殖示范基地,发展 40 个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实现全年肉牛存栏 20 万头,出栏 10 万头,肉牛产业农业产值达 10 亿元以上,农业增加值达 7 亿元以上,带动肉牛养殖户户均增收 4000 元。(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县工业信息化商务科技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林草局、县乡村振兴局、人行 XX 县支行、县供销社,各乡镇党委、政府)

 4.建立“双绑”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产业帮扶全覆盖

 (1)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绑定农户发展。因地制宜在行政村或村民小组培育发展运营管理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引导农户以自有资金、土地经营权、林权等作为资本加入合作社成为社员,合作社为农户提供农资供应、物流运输、病虫害防治、农机作业等社会化服务,农户以订单收购、土地流转、生产托管、就业务工等方式与合作社建立合作关系,获得产品销售、就业务工、土地流转等收入,按照章程参与合作社盈余分配,实现绑定发展。到 2024 年,每个行政村至少培育建立 1 个管理民主、规范运行、带动能力强的农民合作社绑定农户发展产业,全县培育省级示范社 8 个、州级示范社 25 个、县级示范社 50 个,新发展合作社 30 个,有产业发展条件或就近就业需求的脱贫户、易返贫致贫户入社率达 100%。(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工业信息化商务科技局、县财政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2)推动龙头企业绑定合作社发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围绕花卉、肉牛、蔬菜、水果重点产业,培育壮大一批年销售收入 5000 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着力引进投资额 2000 万元以上的“绿色食品品牌”重点企业。到 2024 年,全县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达 80 个以上。推动龙头企业绑定合作社发展,由龙头企业负责统一提供订单、制定标准、对接市场;农民合作社按龙头企业要求,组织农户生产;农户按农民...

篇三:2022年至2023年脱贫成果巩固计划

时间完成时间项目主管部门项目实施单位及负责人村 户 人1巩固三保障成果教育保障 雨露计划 全区资助颍东区户籍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困家庭中高职学生,毎生每年3000元。按学期申请和发放。新建 202301 202312区乡村振兴局各乡镇街道办负责人800.000衔接资金或整合资金惠及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困家庭学生2300人,减少困难家庭支出每生每年3000元。通过实施雨露计划项目,落实扶智政策,提高脱贫户智力水平,减少困难家庭支出每生每年3000元。110 2300 2300800 汇总序号 项目类型二级项目类型项目名称附件2:颍东区乡村振兴局2023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时间进度 责任单位受益脱贫群体和监测对象实施地点主要建设任务和补助标准建设性质资金规模(万元)筹资方式 绩效目标 群众参与和增收机制 备注第 1 页,共 1 页

篇四:2022年至2023年脱贫成果巩固计划

/p>

 录

 2022 年县区党员教育培训计划方案

  街道 2022 年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计划

 2 2022 年 县区 党员教育 培训 计划 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员教育培训有关要求,教育全体党员**不断加强党性修养,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按照《2022 年**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结合**党员队伍实际,现就 2022 年**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安排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2019-2023 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坚定信仰、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坚持分类指导、按需施教,坚持联系实际、集成创新,坚持简便易行、务实管用,全面落实党员**教育培训目标任务,着力锻造”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四个铁一般”的过硬****,在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团结奋进、示范先行,为建设现代化美丽新****提供坚实思想基础。

 二、主要内容

 (一)突出政治引领作用,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议题”“第一内容”“第一任务”。深入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训词和对政法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习教育培训,跟进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辅导读本》等著作,持续深化党员****忠诚教育和政治轮训。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教育,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机关,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安全观和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推动党员****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二)聚焦党的二十大召开,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坚持以党员****“大学习“活动为抓手,把迎接和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持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抓好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是干出来“主题活动,深化”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铭记党的奋斗历程,弘扬党的优良传统,

 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奠定坚实基础。

 (三)围绕服务中心工作,扎实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紧紧围绕扎实开展”喜迎二十大、忠诚保平安”主题实践活动,聚焦”一个总目标”,紧扣”三条主线”,打好”六大战役”,实现”四个全面提升”等****重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等重要决策部署,重点学习宣传贯彻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及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市委六届第二次全会精神和全国、全区政法工作会议和****会议精神,及时传达学习自治区、****市、****党委和上级****机关重要工作会议活动、重要文件精神,引导党员****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四)着眼提升道德修养,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学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机关。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大力推荐评选和学习宣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等先进典型,鼓励广大党员干部讲好中国故事,激发党员爱岗敬业、爱党爱国热情。

 (五)立足提升履职能力,持续开展知识技能教育。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党内法规,学习中央、区、市三级纪委全会精神和全国、全区****机关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会议精神,持续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周”活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结合”八五”普法工作,重点学习《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依宪依法依规履职。围绕贯彻落实”坚持人民至上”理念,严格落实”双报到双服务”,带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主动融入基层治理,切实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结合岗位职能职责和业务特点,加大全员普训、尖刀特训、岗位专训力度,做到业务过硬、本领高强。积极参加****举办的”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大比武大竞赛,激励干部比能力、比作为、比奉献、比担当,在践行为民服务宗旨中当先锋做表率。

 三、方式方法

 (一)突出重点,分类施教。重点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模范机关等重要任务,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方式,依托****政治轮训班,分****分部门分阶段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发展对象、新党员、科级干部等教育培训和政治轮训,组织****参加能力素质提升大讲堂,不断增强党员****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分步实施,统筹推进。年初重点做好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制定和报备,细化中心组学习安排、党员教育培训计划、主题党日年度计划等,将抓日常学习贯穿全年。分层次分季度督查指导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督促各党支部建立党员教育培训台账,做到党员培训底数清、情况明。年底结合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党员述学评学,做好党员教育总结评估工作。

 (三)丰富形式,注重实效。抓实日常教育。党员领导干部采取理论学习中心组、举办读书班、专题学习研讨、讲专题党课等形式,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党员干部依托”三会一课”、组织生活、自学等方式,坚持集中培训和集体学习、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开展经常性的学习教育,确保党员学习教育学在经常、融入日常。丰富现场教学。组织党员干部就近就便到红色教育基地接受党性教育,通过重温入党宣誓、入党志愿书,过”政治生日”等形式,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到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剖析身边反面典型等,做到以案为鉴、以案为戒、以案促改;分层次组织开展党课比赛、理论宣讲等活动,评选出一批精品党课和优秀宣讲员等,切实增强党员教育培训的吸引力、感染力。突出教育成效。严格落实”双测双促”,充分运用”六种学习形式”,认真组织开展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业务工作为

 主要内容的知识测试,通过日常考测、逐级考测、随机抽测、竞赛检测等形式,坚持季度测,半年考,全年开展 1 次”大练兵”,强化学习结果运用,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热情。

 四、相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要严格按照党员教育培训安排部署开展工作,各支部书记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党支部要落实抓党员日常教育的直接责任,把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四个清单”和党组织书记履行党建职责考核,精心组织、持续推进、全面总结评估报告,确保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

 (二)完善机制,抓好落实。要立足实际,健全完善党员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学习强国”、****干部网络教育培训和”智慧党建”学习,持续推进在职党员联系帮扶离退休党员,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双测双促”等机制,确保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取得实效。按照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要求,组织党员开展 3 天以上的集中培训,确保 2022 年底党员轮训做到全覆盖。

 (三)优化学风,强化保障。要发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注重实际效果,力戒形式主义,切记泛泛而学、浅尝辄止,引导党员干部沉下心来学、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切实保障教育培训工作有序推进。

 街道 2022 年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计划

 根据《**县 2022 年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计划》的安排要求,不断提高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质量,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结合街道实际,制定本工作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培训要求

 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以坚定信仰、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从严治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分类指导、按需施教,联系实际、继承创新,简便易行、务实管用的原则,不断增强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引导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建设政治合格、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的党员队伍。

 二、培训内容

 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内容,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规定的党员教育 7 个方面基本任务,紧扣中央、省委、州委、县委重大决策部署,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接续乡村振兴,按照《20**-2023 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

 《**省委组织部关于贯彻落实<20**-2023 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的实施意见》《**州委组织部关于贯彻落实(20**-2023 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的具体措施》的部署安排,重点围绕以下内容开展培训:

 (一)政治理论教育。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分领域分专题系统学习,准确掌握蕴含其中的核心要义、基本精神、实践要求,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基本知识,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努力掌握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二)政治教育和政治训练。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和群众路线。对照学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进一步规范和落实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集中培训等基本制度。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论述,不断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之基,教育党员旗帜鲜明讲政治,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做到“四个服从”,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党章党规党纪教育。继续巩固和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继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引导党员牢记入党誓词,坚持合格党员标准,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培育良好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和家风。加强宪法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党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运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用身边人身边事,为党员敲警钟、明底线。

 (四)党的宗旨教育。继续巩固和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学习和弘扬南仁东、邓迎香等时代先进典型,引导党员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群众工作本领,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五)党史和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党员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铭记党的奋斗历程,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激发爱国主义热情。结合“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教育,充分利用我县麻怀党性教育基地、红色蛮瓦教育资源以及州内县外其他党性教育基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学习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弘扬老一辈革命家优秀品格和高尚情操。

 (六)形势政策教育。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县委重大决策部署、重要会议精神,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解读世情国情党情,开展国防教育和***全观教育,回应党员关切的热点问题;学习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脱贫攻坚形势任务、乡村振兴战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党的民族**政策、党的统一战线思想,聚焦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守好两条底线、推进三大战略行动、抓好“六稳”工作、“六保”任务,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等时政热点开展教育,引导党员科学把握发展中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解决好各种问题和挑战。

 (七)知识技能教育。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接续乡村振兴,对社区(安置点)党员致富带头人、优秀社区青年党员干部开展产业实用技术、劳务就业扶贫等内容的培训;针对流动党员、下岗失业人员中的党员,开展就业技能等教育培训;根据党员岗位职责要求和工作需要,组织引导党员学习掌握业务知识、科技知识、实用技术等,帮助党员提高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增强服务本领。

 三、培训任务及班次设置

 (一)全体党员党性教育培训。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对街道全体党员开展党性教育培训,将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培训的必须内容,认真贯彻落《20**-2023 年全国党员

 教育培训工作规划》要求,确保到 2023 年对街道全体党员进行轮训一遍。

 (二)特色党课培训。不断丰富党员教育内容体系...

推荐访问:2022年至2023年脱贫成果巩固计划 脱贫 成果 计划